“阿根廷”現狀,帶你看看最真實的阿根廷

說到移民國家,很多人會想到美、加、澳這些國家。其實,還有一個移民大國,阿根廷。阿根廷不是發達國家,卻是面積很大、物產豐富,2021年人均GDP水平是10658美元。下面通過圖片走進阿根廷。



阿根廷應該是距離我國最遠的國家了,相隔11個時區,再往南就是南極;也是因為距離太遠,我國和阿根廷還沒有直飛航班。


布宜諾斯艾利斯,現在是南美僅次於聖保羅的大城市,與另外的里約波哥大,這四個南美城市是南美城市的第一梯隊,同時也是世界一線城市。


阿根廷總人口目前有4537萬,但總面積有278.04萬平方公里,真正的地廣人稀。與澳大利亞那種不同的是,阿根廷並沒有荒漠、乾旱等大面積不適宜居住的地貌。


移民之國“阿根廷”人口中最多的是意大利裔,而且居然已經佔比達到62%,這一點很多人想不到,比原宗主國西班牙裔的還要多。本土馬普切人淪為少數民族。


意大利早些年在歐洲混得並不好,大批人口外流,主要都來到了肥沃宜居的潘帕斯草原


西班牙裔的人口也不少,南美過去是西班牙的主要殖民地,阿根廷如今的官方語言也還是西班牙語。阿根廷的移民來源不止是歐洲,曾經歷過多個高峰期,來源遍布歐亞多個地方。亞裔同樣有很多。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節奏並不快,人們比較會享受生活,重視休息。得益於開放、多元的移民環境和歷程,使得阿根廷擁有南美地區最龐大的中產階級。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城市風格,一方面是復古的古典建築;另一方面是博卡區那種,到處都是彩色房子、塗鴉的文藝氣息。


阿根廷的飲食習慣與我國差異很大,剛去的話會很不習慣,特別是三餐的時間點,不對!應該說是四餐。


早餐就是簡單的麵包牛奶,午餐通常在下午2點左右吃,而晚餐往往在接近晚上11點的時候吃。你可能會問,那麼晚才吃不會餓嗎?所謂的“第四餐”就隱藏在下班後的時間,類似下午茶,就是吃一點墊墊,然後等到10點-11點才吃非常豐盛的正餐。


阿根廷的全民美食是Asado(燒烤),通常都能看到三兩好友聚會,或家人相聚時就是圍着烤架。


這也跟阿根廷畜牧業發達,盛產肉類有關。阿根廷人的人均牛肉消費量是最高的,其他的不好說,那麼大一個草原,牛肉是最不缺的。


當然,蔬菜等農產品也是不缺,畢竟人家的綽號是“世界糧倉和肉庫”,農業條件很優越。


馬黛茶是一種苦茶,當地習俗是用小葫蘆喝。喝馬黛茶最地道的方式,是圍坐在一起,插上一根吸管,然後一個個傳着喝。能同飲一杯馬黛茶就是有好東西同享。所以如果有人給你一些,接受他吧!


阿根廷是“探戈之國”,聚會跳探戈如家常便飯一般,也有很多教探戈舞蹈的俱樂部。


熱情洋溢的城市中,街頭巷角也能隨時來一段探戈表演,探戈是挺不錯的舞蹈形式,既講究兩人的默契和節奏,又具觀賞性。


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餐館裡要給10%的小費。


阿根廷還有一個比較重的標籤,就是債務危機,這是阿根廷繼續向上發展面臨的最大阻礙。經濟和金融環境並不穩定,國家一直受到債務的循環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