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2023年07月05日20:59:05 移民 1260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文|正經的燒杯

編輯|正經的燒杯

«——【·前言·】——»

近年來,全球移民人口數量不斷增加,截止到2020年全球移民總數已經達到2.81億人,2億多人流向何處,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焦點。聯合國2022年發布的世界移民報告,有些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接受移民人數最多的地區並不是北美州,而是歐洲

歐洲兩個傳統大國德國法國,近年來外來移民人口不斷增加。但移民帶來勞動力增加的同時,也會產生其他的問題。如前段時間各國吃瓜群眾在線旁觀的法國騷亂事件,終於趨於緩和。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這次騷亂以法國最低損失10億歐元,影響多座城市,逮捕上千人作為結局結束。這已經不是法國第一次因為外來移民,引發社會騷亂了。可以說這些年來,法國騷亂從未停止,除去今年這次,最近的一次大型社會騷亂事件,是在2019年。

2019年,眾多西非黑人移民佔領先賢祠。凝結着法國歷史,承載着法國文化的先賢祠,是法國歷代名人靈魂安葬之處,在這裡供奉着許多耳熟能詳的名人,如雨果伏爾泰盧梭、居里夫婦等法國先賢。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這些移民在此高呼自己受到了法國政府不合理對待,這次騷亂被稱為“黑馬甲”事件。為什麼法國會頻繁遭遇社會騷亂事件呢?原因其實有很多方面。

«——【·經濟的擠壓·】——»

常言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延續。

法國經濟早已處於一個緩慢發展的狀態,經濟的長期疲軟無力,使得許多曾經掩藏在經濟快速發展這一宏觀大背景下的社會矛盾,浮出了水面進入法國普羅大眾的視線之中。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法國是傳統的發達國家,法國的第三產業即服務業非常發達,看到這裡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既然法國是發達國家,其服務業非常發達,為什麼不能提供給移民工作,令這些移民能夠自給自足?

首先,法國經濟的總體態勢已經不復以往那樣高昂前進,總體大背景下的不景氣,會令法國各大企業實施一個緊縮態勢。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這個緊縮態勢也就是俗稱的裁員,通過裁員減輕企業本身的人工成本發達國家的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工費用尤其昂貴。

舉例說明的話,假若巴黎一個小店僱傭大量人力員工,在市場人工費用高昂的基本運營成本下,法國總體經濟不景氣,收入與支出無法實現天平上的平衡。為了盤活店鋪,自然要在給店鋪造成影響最小的方面,進行縮減。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去往法國的移民,大部分是西非移民。有學者曾經進行過粗略的統計,截止到2009年1月1日,法國本土上居住着大概390萬非法國國籍的移民。

這僅僅是並沒有獲得法國國籍的移民,還沒有統計已經紮根生活在法國的移民。並且概述及是多年前的統計,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個數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數量如此龐大的外來移民,對法國的總體經濟與社會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正如前面所提,作為傳統發達國家,法國的產業早已完成了升級置換,在此背景下,真正缺少的是高端技術人才,並不是低級勞動力。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以西非人口作為主體的法國外來移民,因為非洲各國的經濟均為不發達態勢,這些移民在他們本國的受教育程度並不高。移民法過後,也只能在法國社會生產體系中,扮演最低端的勞動力的角色。

法國經濟一疲軟,這些移民的崗位就會不保,失去工作後,高昂的生活成本令他們無法承受,由此激發了移民群體的不滿。更重要的是,這些就業崗位不僅是移民需要,法國本土居民同樣需要。

兩個群體因此產生競爭關係,隨着移民數量的增加,天平一端的變量破壞了二者的平衡相持,故二者之間矛盾逐漸尖銳。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移民與本土居民的爭端不僅僅集中在就業崗位上,還表現在對政府每年計劃的社會福利支出佔比率上。發達國家同樣是高社會福利國家,移民群體的大量湧入,為本來就承擔高昂社會福利支出的法國政府,增加了更加沉重的負擔。

移民失業率總體來看高於本土居民,失業保障因此向移民群體傾斜,此舉引發法國本土居民的不滿,認為移民群體在“分割”他們的勞動收入。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無疑加劇了經濟下滑態勢下,法國本土居民與外來移民之間對已經減少的生產資料的爭奪,矛盾爆發不可避免。

«——【·割裂的雙方·】——»

法國社會頻繁發生關於移民的騷亂,很大原因是移民對自身身份與法國社會的價值觀,二者之間的巨大差異,更多的選擇認同自身身份。要想細緻分析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幾個詞彙的含義。

第一個詞彙是“宗教”世界三大宗教分別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三個教派自身都有很長的歷史,各自教義基本各成體系。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歐洲許多國家的國教就是基督教,歐洲人民信奉基督教,而非洲大多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以西非人口作為外來移民主體的法國移民,大多是穆斯林。

對於許多非洲國家和歐洲國家來說,宗教早已融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不僅僅是宗教差異的問題,而是雙方價值觀,對社會的看法,生活習慣的徹底割裂。

第二個詞彙就是“民族國家”,民族國家這個概念從虛無到完善邏輯,從時間縱軸來看,並不算長甚至可以說比較年輕。15世紀歐洲大陸經歷了兩大強國,英國和法國的百年戰爭後,在戰爭的斷壁殘垣中,歐洲民眾群體興起了一個新概念,即“民族國家”概念。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當時這個觀念並未成型,也就是沒有健全的邏輯體系,自然無法得到群體認可,而隨着有識之士不斷給這個體系添磚加瓦,加之戰爭客觀上促進了各民族群眾的凝聚力。在19世紀,這個“民族國家”的觀念才被世界人民不斷接受,直到近代徹底深入人心。

“民族國家”與“宗教”相比,誕生的時間更晚,兩個不同詞彙的群眾認可度也無法相提並論。

西非移民對自身民族與國家的認可度,遠遠沒有對伊斯蘭教這個宗教信義的認可度高。法國本土居民卻與西非移民完全相反,法國本土居民卻將自己“法國人”的身份,視作一種個人歸屬感與榮譽感。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兩個完全相反的文化與生活習俗徹底不相容的群體,是無法進行相互認可,相互融合的。西非移民也不願意捨棄自身穆斯利的身份,放棄已經約定成俗的生活習性。這令移民無法對法國產生真正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只是將法國視作一個實現個人生活品質的跨越階梯。

故兩個群體無法避免的會相互孤立,進而產生衝突,這就是文化差異的體現,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只有慢慢適應,相互接受用時間來磨合。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歷史的遺留·】——»

法國外來移民的組成和來源其實是比較單一和固定的,大部分來自於非洲各國。為什麼非洲民眾會將法國作為首要移民國的選擇呢?這就要回顧歷史,回顧非洲人民的血淚史。英法作為老牌殖民帝國,兩國的近代發展史就是被殖民地人民的血淚與悲歌史。

從19世紀開始,法國就將殖民的魔爪伸向非洲,以征服阿爾及利亞為開端,到殖民全歐洲為結束。法國殖民者在非洲大陸上,將原本非洲產生的原始文明全部絞殺滅亡,瘋狂掠奪本地的各種資源,壓迫非洲民眾。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用殖民地人民的血和肉,成功使殖民者們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構建遠在千里之外歐洲大陸上的法蘭西帝國

在這段充滿不平等、奴役、壓迫的殖民歷史中,法國的方方面面都在非洲人民的文化生活中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迹。直至今日,許多非洲國家都將法語定位官方語言,使用的貨幣是法郎,其他多方面都與法國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所以這些非洲移民,在生活環境不穩定,生活條件極端困苦之時,就會想到作為發達國家,有着高福利待遇的法國作為移民的第一選擇。這樣的選擇最基本的一點即使,保證了語言是統一的,移民不必多學一門語言,就能和本地居民交流。

除此之外與早期法國寬鬆的移民政策有着緊密聯繫,法國的移民潮歷史上大約有四次,最早19世紀末是因為法國工業化較早,勞動力缺乏,這時的移民大多為歐洲移民。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而後兩次則是由於兩次世界大戰,法國均損失慘重。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男性勞動力基本損失殆盡,二戰期間法國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兩次世界大戰令法國本土百廢待興,勞動力嚴重緊缺,此時的法國政府頒布了寬鬆的移民政策,希望能夠吸引許多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廉價勞動力,來到法國定居,建設法國本土。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最後一次大規模移民,則是法國完成了高福利社會支出制度,前幾次吸引的移民作為生動的例子,吸引着更多貧困民眾向法國移民。

由於法國自身的殖民歷史與其早期制定的移民政策,等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下,造就了如今法國外來移民多來源於非洲這個局面的原因。同樣的殖民歷史也為如今法國騷亂頻發,種下了一個無法洗白的惡果,即種族歧視。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早期依仗法蘭西殖民帝國的力量,在各個殖民地中作威作福,殖民者們傲慢的認為自己的種族高於其他被壓迫的種族,形成了種族歧視觀念。即使到殖民體系崩潰的今天,種族歧視仍然沒有徹底的消失在歷史舞台。

法國外來移民同樣存在着被種族歧視的經歷,這也是法國多起騷亂引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總結·】——»

我國是人口大國,對勞動力的需求並不像法國那樣熱切。我們平等熱情的對待各國人民,同時我國對外來人口的審核制度非常完善,嚴格把關。任何外來人口的行為都要在我國法律規定之下進行,絕不容忍違法亂紀的行為。

法國網友疑惑:在中國的外國人也很多,為啥沒有人會鬧事? - 天天要聞

反觀法國,早期殘酷的殖民剝削,寬鬆的移民政策、種族歧視的思想都為法國社會的平穩埋下了許多隱患。

移民分類資訊推薦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 天天要聞

加拿大華裔移民哭訴妻子被醫生執行安樂死

前言:近期,有一位華裔移民男性揮筆撰寫了一篇題為《我妻之死》的文章,此文竟在海外網絡上掀起了驚濤駭浪。他極為詳細地記錄下了他妻子(張女士)因罹患癌症,在加拿大醫院被執行安樂死的整個過程。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 天天要聞

建議:子女移民海外的,父母一併逐出國家

在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庭面臨著子女海外移民的現實。這一決定不僅影響子女的未來,也深深觸及到父母的養老生活。近期,一項頗具爭議的建議浮出水面——若子女選擇移民海外,父母也應考慮一併逐出國家。這一提議引發了廣泛的討論,涉及到理性分析、遠期規劃以及長遠規劃等多個層面。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 天天要聞

美國公民如何為中國配偶申請移民?

婚姻是兩個人共度人生的美好約定,為了讓這份約定在異國他鄉得以延續,許多公民選擇為境內配偶申請婚姻移民。然而,婚姻移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了複雜的申請流程。本文將和大家一起分享有關婚姻移民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幫助。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 天天要聞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制

申根區,正處於改革過程中。歐洲國家重新引入邊境管製圖片來源:EvZ記者托馬·埃內斯庫非法移民現象給歐洲自由流動區申根帶來了巨大壓力。一些國家已經重新實行邊境管制。塞浦路斯是面臨大量敘利亞和黎巴嫩移民逃離東部戰爭的歐洲國家之一。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 天天要聞

加拿大移民政策收緊!SUV項目成上選!

加拿大移民政策大變天!阿省僱主擔保項目對僱主要求大幅提高、配偶工簽新政3月19日正式實施,BC省提名碩博項目被取消!移民加拿大從申請人條件、名額、語言要求等各方面提高申請門檻,導致目前想要移民加拿大的申請人能夠選擇的項目受到限制。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 天天要聞

新加坡再遇神助攻,英國向移民開啟全球徵稅

你好我是移民觀察員無憂,科普華人移民的博主。在英國實行了兩個多世紀的一項稅收制度,最近被修改了,這關係到了所有英國移民的切身利益。根據英國的原來的稅法:“原居地非英國的居民,海外收入只要不匯進英國就不用繳稅”。通俗來講,就是沒有“全球徵稅”。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 天天要聞

每一個失蹤的移民背後,都有一個家庭在等待

界面新聞記者 | 蔡星卓界面新聞編輯 | 劉海川“你不能從這裡走到安全的地方!如果你不呼救,你會有死亡的危險!”英語和西班牙語的告示牌這樣警告。在美墨邊境埃爾帕索地區的偏遠區域,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安裝了幾十個像電塔一樣的“救援信標”,移民可以按下紅色按鈕尋求幫助。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 天天要聞

不找律師,自己可以申請西班牙黃金簽證嗎

談到西班牙,這個國家多年來一直為所有類型的來自歐盟/歐洲經濟區(EEA)以及瑞士以外的人提供了非常有吸引力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針對國際投資者的黃金簽證計劃,而中國投資者已經證明非常喜歡這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