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 | 遠山竹葉
編輯 | 遠山竹葉
前言
一直以來“移民”都是一個普通家庭可望而不可即事情,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移民”距離人們也不再那麼遙遠了。
在如今這個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你只需要在網上搜索“移民”二字,就會跳出來很多講解的教程,還會有很多人曬出自己的簽證,引起一眾人們的羨慕,甚至現在“移民”已經成為了一種值得炫耀的事情。
據了解,今年單單是在上海辦理簽證出境的人就已經排隊到了大街上,其中想要去往美國的簽證時間更是直接排到了十月底。
人們對於“移民”的熱情高漲也引發了許多的熱議,其中就有人指出如今人人都想要移民並非一件好事,要儘快抑制這種風氣。
那麼事實真的如網友們熱議的那樣嗎?人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移民這件事情呢?
輕鬆致富?
網絡上的事情也不都是捕風捉影的,事實上中國截止到2019年海外移民的數量已經高達1073.23萬人,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移民輸出國,當然這也是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成正比的,並不能直接說明什麼問題。
但是如此大量的人移民卻是真實存在的情況,對於這些人來說移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份穩定高薪的工作。
眾所周知,截止到目前為止中國人口依然穩居世界第一,相對應的國內競爭壓力也就較大,而國外一些國家在服務行業人員的缺口非常大,這就導致一些原本在國內收入中規中矩的人只要能夠去往國外工作,收入直接翻倍。
就比如一個修鞋匠的工作,在澳大利亞從事修鞋匠的工作不需要具備很敬業的精神,有一個華人在澳大利亞最大的感觸就是:生活節奏緩慢。
那個華人的鞋子壞了之後到修鞋匠那裡給自己的鞋子釘鞋掌,但是修鞋匠不僅要求收取30澳元,而且還被告知需要下星期才能取鞋子,這讓那位華人十分不解,明明在國內十幾塊錢當場就能夠搞定的事情,在澳大利亞卻這麼麻煩。
但是對於那名修鞋匠而言,自己不僅能夠獲取高額的修鞋費用,而且工時也十分輕鬆,這在國內是不能想象的。
其實國外很多企業都是這樣的,甚至對於外企的老闆來說,如果有一天發現自己的員工在公司里加班,那麼這個員工的家裡一定是出了什麼事了。
這並不是誇張,而是現實存在的差異,如今網絡上有很多鼓吹國外企業對於人文關懷的無微不至,讓很多在國內累死累活糊口的人心生羨慕,產生了想要移民出國求活的想法。
但是事實上真的像網絡上宣揚的那樣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為何國外的失業率還會居高不下呢?
事實上國外的失業率還是很高的,而且就業環境也並非完全適合中國人,要知道,中國人講究的是“話到嘴邊留三分”,講究說話的藝術,而國外則更多是直來直去,這種文化的差異在職場上就顯得更加突出,也就導致中國人在國外職場上屢屢碰壁。
況且所有事情都是有好有壞,國外的競爭壓力是相對較小一些,但是這樣的環境更加容易滋生惰性,知道在澳大利亞的那名修鞋匠怎麼樣了嗎?那名華人選擇自己網購了一些工具和材料,自己回家釘鞋掌,修鞋匠最終丟掉了這份生意。
當然除了工作的問題以外,促使人們為之瘋狂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海外鍍金的“海歸”。
教育成本
在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觀念里,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為了自己的孩子們能夠擁有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做父母的付出什麼代價都是值得的。
而國外的教育資源是相對過剩的,於是一些家長們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去往國外獲得更好的教育,將來學成歸來也是鍍了一層金的“海歸”。
中國每年的留學人數高達80萬以上,這其中只有少部分是交換生和國家資助,絕大多數是自費留學的留學生,當然這些留學生大部分都是抱着“鍍金”的心態才選擇的留學,因為在國內有着“海歸”背景的年輕人大部分都能夠得到企業的重用。
儘管國外的教育資源的確挺有誘人的,能夠出國見識見識,獲取更多的知識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高昂的教育成本依然成為了極高的門檻,要知道出國留學之前不僅要支付高昂的學費,還需要在學校周邊租賃房子,以及平時價格不菲的生活費,這些之中的任何一個對於平通家庭而言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出國的簽證也不是隨便誰就能夠辦理下來的,如果是留學的簽證還需要提前通過托福、雅思的英語水平測試,而這些紛繁複雜的考試費用就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了,因此儘管每年留學的學生數字很大,但是依然只佔總量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除了以上這些看起來比較正常的移民理由之外,還有一些奇葩的移民理由逐漸興起,這些人沒有明確的移民理由,甚至並沒有想要移民,但是依然辦理了一份簽證放在自己的身邊,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移民不移居
近年來,辦理移民簽證的人群中,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不移居”的做法,雖然目前並沒有移民的想法,但是卻處於多重原因考慮暫時先辦理了簽證。
這其中有一些人們是為了自己孩子們的教育,有了簽證能夠將自己的孩子們送往國外接受良好的教育,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投資,這些人堅信海外的房產是能夠保值升值的,因此簽證之後在海外擁有一套房產能夠增加自己的收入。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家只是為了能夠的到一個海外的身份,同時還能夠保住在國內的事業,就像是拿到了一個境外的戶口一樣,在海外也有一個落腳的地方,還能夠享受到海外的福利待遇,可謂是“兩邊佔優”。
國際著名的投資家羅傑斯稱“僅擁有一本護照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未來世界的局勢是動蕩的,你應該有計劃B”
受此啟發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覺得擁有一個單一的身份並不可靠,於是就萌生了這樣“移民不移居”的想法,要知道,羅傑斯自己的孩子所擁有的護照比他自己的還要多。
其實在如今這個告訴發展的社會,很多人對於護照、簽證這些東西已經看得很平常了,對於他們而言這只是一個身份上的另一重加護,並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
就此而言,那些原本並不打算辦理簽證的人也都加入到了簽證大軍當中去了,這或許能夠解釋簽證人數增多的現象,但是僅憑這些人數還不是主力大軍,真正的讓簽證人數增加的另有他因。
疫情刺激
其實結合大數據分析不難看出,人們對於辦理簽證的熱潮其實與不久之前的疫情有關,由於疫情的原因,長時間的居家隔離讓很多人都產生了“報復性消費”的念頭,他們對於出國旅遊的熱情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疫情解封之後,人們紛紛搶着出國旅遊,這就導致簽證處的長龍永遠排不完,儘管如此,人們依然願意接受等待的時間延長和辦理簽證繁瑣的要求。
據報道,“五一”期間我國處境旅遊的人數多達626.5萬人,儘管這其中有一些是到與中國有免簽政策的國家旅遊,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是沒有免簽政策的國家,這部分人就需要加入到簽證的人數當中去。
那麼疫情之後為什麼這麼多人會選擇出境旅遊呢?這一點與人們如今的生活以及旅行成本都息息相關。
據了解,在國外旅遊的花費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國外有很多景點都是免費的,與國內寺廟需要門票不同,國外有一些廟宇並沒有設置門票收費,這讓出國旅遊的成本降低了不少。
而且隨着人們生活的逐漸提升,越來越過的人們開始注重精神文化上的探索和追求,更願意去往國外見識一下當地的人文景點和自然風光,感受截然不同的文化。
那麼網絡上盛傳的簽證的長龍排不完,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真的是事實嗎?
簽證≠移民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簽證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但是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簽證並不等於移民,而簽證人數的增多也不代表移民的人數就增多了。
上面我們已經分析了致使簽證人數增加的幾個原因,其中有包括:“商務簽證”、“留學簽證”、“旅遊簽證”以及出現的“移民不移居”的情況,也就是說雖然簽證的人數增加了,但是真正移民的人數並沒有明顯的增幅。
當然不排除其中有一些人會通過“旅遊簽證”達到非法移民的目的,但是如今各國對於這種非法移民的打擊力度都有所加強,這種情況已經非常少見了。
可見網絡盛傳的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移民”不再回到中國並不屬實,通過簽證人數的增多來推斷移民人數的增多顯然並不準確。
況且隨着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有許多國外的移民來到中國生活,在中國留學和工作的外國人也已經超過了數百萬人,這在他們的眼中都已經成為了很平常的事情。
結語
如今的中國越來越能融入到世界經濟體中,世界也逐漸變成了一個“地球村”,各國之間人口相互往來也是正常的事情。
各國之間的移民問題也只是國際之間人口相互往來的問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事實上簽證也並不意味着移民。
從另一方面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簽證出國留學或是旅遊,更加能夠體現中國如今經濟的高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
相信隨着中國夢的偉大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華僑和華人主動回到中國來,為中華民族的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在閱讀此文後,煩請您關注+評論,方便剩下後續事件有新的進展能夠讓您迅速關注到
往期精彩推薦
香港拒絕日本記者入境,香港現在對外的政策真的變了,新特首太強
考生690分欲報西工大,被舅舅強勢反對:國防大學憑啥和清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