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犀利呱/文
嚴格來說,作為一個純移民國家,美國的歷史本就是一部移民史。但目前和未來的現實是,這個移民國家所呈現的人文分裂和種族嬗變,或將從根源上改變這個國家的組成與歷史。
10月7日,美國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宣布:
——“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以幫助應對紐約市的移民危機。”
——“抵達紐約市的移民超過了我們立即能夠容納的人數。”
按照紐約市政廳的統計數據,今年5月份以來,已經有超過15000移民抵達紐約市。
但事實上,紐約市內更加真實的數據是:
——美國紐約市的收容庇護系統目前已經超過了6.1萬人,除數千名無家可歸者外,不少都是外來移民。
看起來,外來移民正在嚴重影響美國城市的秩序,但另外一端,美國真正需要的優質移民已經流失了至少180萬優質外來移民,以至於這個國家許多崗位空缺——這是美國畸形的移民國策帶來的災難。
美國各州動用飛機、大巴車集中轉運非法移民到大城市
圍繞移民問題,現在的美國已經處於一種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撕裂狀態。
在聯邦政府層面,以總統拜登為首的民主黨政府,主張的是實施寬鬆、開放的移民政策;但在美國各個州政府尤其是邊境州層面,卻基本秉持着前任總統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的移民政策,主張強硬、封閉的移民政策。
其實,在美國正在遭受移民圍城困境的城市,遠不止是紐約一地,可能更為尷尬和被動的城市是首都華盛頓。
近半年以來,有一項呱友們幾乎不會注意的罕見景象,即美國各州特別是與墨西哥交界的邊境州,幾乎每天都有長途大巴,將非法入境的移民,送往華盛頓這個美國權力中心。
一、9月15日,德克薩斯州共和黨籍州長阿博特派了兩輛運送移民的大客車,將來自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尼加拉瓜等地的約100名外來移民,送到了美國副總統哈里斯位於華盛頓的官邸附近。
二、9月14日,佛羅里達州共和黨籍州長德桑蒂斯大手筆派出兩架飛機,將大約50名移民,運送到了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附近的馬撒葡萄園島,該島為多位民主黨前總統所青睞的休假地。
事實上,從今年4月開始,美國的德克薩斯、佛羅里達、亞利桑那等共和黨主政的州,已經調用大客車、飛機等各種交通工具,將各自州的非法移民,大規模運往華盛頓、紐約和芝加哥等地。
這些被各個州政府強行遣送的非法移民,總人數已經超過萬人規模。
作為美國首都的華盛頓,是率先宣布因大量移民湧入而實行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城市。
當然,那些運輸移民的州政府日子也不好過。不完全統計,僅僅只是德克薩斯和佛羅里達兩個州,就為轉運這些非法移民花費了數千萬美元之巨。
紐約的“緊急狀態”源自拜登上台
如今的美國,各個州不再是一個整體,用一個特別明顯的劃分方式,那就是“民主黨州”和“共和黨州”。
這兩種不同的州,用行為模式來劃分的話,又有一個鮮明的標誌性特點,那就是“共和黨州”不停地向“民主黨州”轉運移民,然後後者不停地辱罵、詛咒前者。
一個國家的不同州,將移民像牲口一樣運來運去,互相甩包袱,凸顯了這個國家在移民問題上的自私、撕裂與矛盾,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恰源於白宮這一美國權力中樞。
自民主黨籍總統拜登上台以來,為了簡單地“為反對而反對”策略,不惜一切地推翻前任總統特朗普的所有政策,包括移民政策。
拜登先是第一時間叫停了特朗普時期在美國和墨西哥邊界修建的隔離牆,後來還通過聯邦最高法院廢除特朗普的移民政策來鞏固這一“政治成果”。
如此劇烈的政策翻轉造成的結果,就是美墨邊界擠滿了等待越界到美國的移民大篷車隊,最高峰時這些大篷車組成的龐大隊伍,綿延長達51公里,蔚為壯觀。
顯然,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承受如此龐大的非法移民湧入,於是美國邊境的州立即關閉了入境通道。
但是拜登政府通過白宮發言人傳達的意見僅只一句話:
——“這並不是一場危機。”
於是,大量的移民進一步湧入美墨邊境。早在2021年2月,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高級官員就披露了一項驚人數據:
——“2021年2月,美墨邊境的非法越境人數就較前一個月增長了28%,總人數已達10萬餘人。”
這樣的結果,導致了美國與墨西哥接壤的州公共體系幾近崩潰,不得不採取類似集中營的方式收容、管理這些移民。
如此龐大的移民帶來的全方位壓力,完全不是州一級政府可以承受的重壓。
於是,一場將移民送往華盛頓、送往紐約的運動,就此啟幕。
所以,紐約市今天遭遇的移民圍城,以至於啟動全市緊急狀態,其伏筆早已在拜登上台之時就已埋下。
移民問題在美國形成副總統都不敢參言的強大威懾力
紐約的緊急狀態並不是美國移民問題的開端。
不到一個月前的9月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民主黨市長穆麗爾·鮑澤就已經宣布:
——華盛頓市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同時成立專門辦公室以協調處理移民問題。
自然,這種圍繞移民的緊急狀態在美國也不會是結尾。
在美國其他“民主黨州”的州長們,其實也已經在瑟瑟發抖。因為他們的州,也在那些“轉運名單”上,他們之所以暫時尚未發聲,是不想吸引那些“民主黨州”州長注意,從而加大對自己州的移民轉運力度。
移民,儼然成了美國各州尤其是“共和黨州”州長們應對政治矛盾的利器:
——友好州,咱就少運點移民過去;敵對州,咱就多運點移民過去;膽敢批評的州,咱就來一個集中式移民轉運。
更令人拍案叫絕的是,不僅是美國各個州長現在對此現象噤若寒蟬,就是美國副總統哈里斯,也僅僅只是因為一句話,就遭到了德克薩斯州的“降維打擊”。
美國副總統哈里斯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NBC)“與媒體見面”時,僅僅只是含糊地說了一句自認為政治還算正確的話:
——“我們有一個安全的邊境。”
結果數天之後,德克薩斯州滿載移民的兩輛大巴車,在經過30個多小時的長途奔襲後,就停到了位於美國海軍天文台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的官邸門口。
現場視頻顯示,這一大群移民們,身背着枕頭和包,還有人披着毯子,在哈里斯家的大門外轉悠聊天。
一名移民接受採訪時還用自己剛剛學會的美式黑色幽默說:
——“它(邊境)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
經歷這刺激和戲劇性的一天後,尊貴的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緊閉雙唇,再也不敢對邊境、移民等問題做任何錶態。——這就是移民問題目前在美國類似核彈的強大威懾力。
在這種連副總統都不敢參言的超敏感氛圍下,移民問題將作為美國社會的禁忌,陷入只能等待爛掉的那一天到來。
未來20年,美國高端勞動力或劇減300萬人
看起來,美國目前的移民問題已經形成了禁忌,美國也在事實上收緊了各種移民政策,但是另外一個巨大隱憂,正在這場曠世風暴中,形成另外一個影響更深遠的風暴眼。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經濟學家喬瓦尼·佩里和雷姆·扎伊爾曾估算:
——相較於2010年後的預測趨勢,截至2022年2月這一時期,美國大致流失了180萬名外國勞動適齡移民。
——包括整個技能領域在內的移民工人佔比較高的行業職位空缺率異常升高。
美國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移民國家,與其他國家的人口增長路徑主要靠本國人口自然增長截然不同的是,這個國家的人口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移民的增長。
數據統計顯示,在過去的十年里,新移民增長佔全美勞動力增長數字的近70%,僅有30%依靠美國本土人口增長。
久負盛名的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預測則更加觸目驚心,該機構研究結果顯示:
——“如果沒有新移民,美國的勞動力總數將會從2020年的1.66億下跌至2040年的1.63億。”
這意味着什麼呢?
意味着在未來20年里,如果沒有新的移民進入美國,則美國勞動力將劇減300萬人。——請注意,這裡指的是身強力壯可以參與美國建設的青壯年勞動力,而不是指的總人口。
目前,連民主黨也普遍承認,美國勞動力的短缺,助長了近40年來美國最高的通脹水平。任由這樣的情況繼續,那麼未來將深度影響美國產業發展和國家發展前景。
事實也正在佐證這一認知。
統計顯示,美國經濟中最大的支持服務業中,專業與商業服務領域的外籍人員原本佔比高達20%。
這些即便在美國也被劃分為高層次的人才,從事着金融分析、企業諮詢、規劃建築、稅務籌劃等種種美國高端服務業崗位,但在2021年時,這一類崗位出現了史無前例的10%崗位空缺。
美國死穴:移民增則美國興,移民減則美國衰
一方面,是身無所長的非法移民大規模湧入美國;另一方面,是身具良好教育和技能的高端勞動力被拒之甚至趕出國門之外——美國的移民政策和移民現實就這樣呈現了極端扭曲的現狀。
縱觀美國崛起和發展的歷史,任何一個美國高速增長期的曲線,都與該時期高端移民的增長曲線完美契合。
歷史上的美國,其實早就反覆驗證着這一歷史性規律。
一、1776年美國建國時,人口僅有250萬,所以即便贏得了獨立戰爭,美國在世界上的存在感略等於無。
二、1860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一年,美國人口就達到了3144萬,美國GDP總額為位居世界第四位,已經完全邁入世界級強國行列。
三、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人口首次突破1億,那時的美國已經在GDP和工業生產等諸多方面超越了英國成為世界第一。
四、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人口達到1.41億,美國GDP則佔到了全球GDP的56%,世界史上已經空前。
即便是回到現代,美國也在不斷重複着過去的成功經驗。
統計數據最能說明這一事實,2020年的美國與1990年相比,其勞動力總量增長了3700萬,增量都達到了一個中等國家的增量。
這種龐大的外來移民增量,支撐了美國30多年來的高速增長。反過來,最近兩年美國增長持續乏力,也在相當程度上驗證了美國勞動力劇減的現實與趨勢。
移民增則美國興,移民減則美國衰。——這是美國作為移民國家的特點,也是美國這個國家國運興衰的關鍵死穴。
如今,圍繞這個花了美國246年時間總結的經驗,現代美國人卻鬧起了內訌,這不知是美國之悲,還是世界之幸。
前文回顧
◆中國比亞迪10萬純電車攻入汽車鼻祖德國,一場中國汽車工業的逆襲
◆北溪二號B線橫空出世,俄羅斯底蘊顯露無餘,美國或喪失反對立場
◆30萬俄軍將赴“新領土”,俄升格南、西向戰略鐵拳,開啟戰略對峙
◆“北溪管道爆炸真兇”或成歷史謎題,哪國會堵漏修復才是世紀難題
◆暫棄制裁北溪二號,美國戰術性低頭:一條管道觸發美俄歐攤牌時刻
◆北溪二號通氣在即,俄羅斯亮終極底牌:清空美元,或將融入歐元區
◆北溪二號存廢,一條管道事關美俄歐世紀博弈,誰放棄誰是歷史罪人
◆德國不講武德強佔俄羅斯石油公司?不,只是能源博弈中的一場雙簧
◆特拉斯提核按鈕論,英國有限核威懾戰略或轉向,恐事實擁核國效仿
◆深度:抄家特朗普後,獨立檢察官或重現,美國憲政危機一觸即發
◆美國難題:印度4個月買光俄羅斯全年27%原油,這石油制裁戰怎打?
◆生前不反對,死後摘器官:西方器官移植默認同意背後的窮國血淚史
犀利呱提示
您可以將這篇文章轉發給您能想到的某些群。
呱友想吃什麼國際瓜,不管是熱湯還是冷飯,只管留言提出。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