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21日傍晚,一名油漆工來到了多倫多漢伯高架橋上。此時他已經在加拿大生活了將近6年,這6年間,他一直在社會的最底層苦苦掙扎,靠端盤子、刷油漆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受到了不少白眼和嘲笑。而移民之前,他在國內卻是受人尊敬的清華副教授,有着體面的工作和不錯的收入。結果自己鬼迷心竅,執意要移民。本以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料卻淪為了社會的最底層。
這種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無法接受,也為自己當初的選擇後悔不已。一手好牌被打得稀碎,對前途深感絕望的他最終從橋上一躍而下,以這種慘烈的方式結束了自己年僅44歲的生命。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蔣國兵。蔣國兵是湖北天門人,父母靠種田為生,家裡條件不是很好。蔣國兵從小就很懂事,每天放學完成作業之後,就主動幫媽媽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從小學到高中,蔣國兵的成績一直在班級里名列前茅,最終順利地考入了清華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後,蔣國兵又考取了研究生。拿到碩士學位後,他留在了清華任教。靠着辛勤研究,他先後發表了多篇論文,成了物理界小有名氣的人物。之後不久,蔣國兵和一個名叫盧彩蓉的姑娘結了婚,愛情事業雙豐收。
更令他高興的是,學校為了進一步培養他,公費派他到美國普渡大學深造。這次出國,對蔣國兵觸動很大,也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出國之前,蔣國兵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十分滿意。然而到了美國之後,他的看法很快就發生了改變。留學期間,蔣國兵參加過好多次當地華人組織的聚會,看着別人開小汽車,住大房子,花錢如流水。再看看自己,每天卻要騎自行車上下班,想到這裡,蔣國兵的心態失衡了。
一位學長看出了他的心思,就鼓動他移民美國,並信誓旦旦地保證,只要移民過來,憑藉他的才華,很快就能過上他想要的生活,蔣國兵心動了。拿到普渡大學的博士學位後,蔣國兵回國了,學校對他很重視,讓他當了副教授,工資和待遇都提高了不少。但此時的蔣國兵,一心想要移民。當時直接移民去美國比較困難,去加拿大相對容易,蔣國兵和妻子商量之後,決定先移民加拿大,然後再找機會去美國。
學校為了留住人才,對蔣國兵進行了挽留,但他去意已決。2001年,蔣國兵和妻子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安頓好住處之後,蔣國兵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他以為憑着美國普渡大學的博士文憑和自己清華大學副教授的身份,在加拿大找一份好工作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一開始,他的目標都是一些很有名氣的大公司或者科研院校。不料投出的簡歷都石沉大海。無奈之下,蔣國兵只得不斷降低自己的目標,但依然找不到工作。
蔣國兵認為可能是當地人對自己學位不認可,於是又進入多倫多大學讀博。但拿到多倫多大學的博士學位後,蔣國兵依然找不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原因除了他的英語和法語不是很熟練之外,還在於當地人對東方移民的排擠。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蔣國兵不得不四處打零工。一開始,他在當地華人開的餐館裡當幫廚,但當得知他是個雙料博士之後,不少人出言對他嘲諷。
蔣國兵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於是他離開餐館當了一名油漆工,每天吃苦受累但收入卻很有限。本以為移民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不料卻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巨大的心理落差讓蔣國兵難以接受。由於賺不到錢,妻子對他也很不滿,多次發牢騷。找不到出路的蔣國兵想到了回國,但又害怕如此落魄地回去會遭到別人的嘲笑。絕望之下,蔣國兵選擇了從多倫多漢伯高架橋上躍下,以這種慘烈的方式為自己當初的選擇買了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