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想的很好,和中國打不贏關稅戰,就打科技戰,哪知道百密一疏,中方僅用10個字,就給美西方敲響了警鐘。
(美企圖禁用中方芯片)
對美方企圖在全球範圍內禁用中國先進計算芯片,尤其是華為昇騰芯片的政策,中方通過官方表態、法律反制、技術自主化與國際合作等多維度措施,展現了明確的反對立場和系統性應對策略。
中國商務部多次公開批評美方措施“濫用出口管制,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認為其本質是通過“長臂管轄”維護技術霸權,剝奪其他國家發展高科技產業的權利。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更直言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國內法取代國際規則,嚴重擾亂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此外,商務部援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等法律,明確警告任何組織或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美方禁令將承擔法律責任。換句話說,就是“誰配合美國,誰受到懲罰”,這一表態旨在構建法律屏障,阻止全球企業配合美國制裁。
最後,中方多次強調“創新發展、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支持全球企業按市場原則開展技術合作,並聯合金磚國家、歐盟等推動國際規則重構,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可以說,現在我們發出的警告,不僅是在提醒美方,同時也是在提醒那些蠢蠢欲動,想要配合美國政府的西方國家和企業,當然,即便我們沒有及時出手,他們其實也會主動站到中方這一邊,這是因為中方的芯片市場體量之大,沒有人會因為美方的禁令,而放棄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當然,我們也要時刻保持警惕,難免會有不知深淺的國家和企業去趟這攤渾水。
(商務部對美西方發出警告)
因此具體來看,我們援引《反外國制裁法》這一措施非常正確,因為明確禁止了某些企業配合美國禁令,並通過司法訴訟倒逼美方舉證。例如,一些中企已經通過法律途徑維護權益。
其次,中國通過《稀土管理條例》對鎵、鍺等關鍵材料實施出口許可制,2025年一季度稀土出口量增9.8%,但均價下跌12%,既維持全球供應又保留反制主動權。美國軍工複合體90%的中重稀土依賴中國,若斷供將導致其f-35戰機生產停滯。
(中方管制稀土出口)
還有就是,我們一直在進行技術自主化與產業鏈突破,現在華為昇騰採用特有的工藝,算力逐漸趕上了英偉達的芯片,成本卻少了40%,且國產化率超85%。這已吸引了眾多開發者,並在多個新興尖端領域實現了規模化應用。
我們還一直在儘可能完善產業鏈,中芯國際14nm產線良率達75%,形成“去美國化”供應鏈。
至於構成的影響,中方通過稀土出口“量增價降”策略,既避免直接斷供引發全球恐慌,又保留對美軍工產業的威懾力。同時,法律反制措施保護了中國企業的海外市場,減緩了美方禁令的短期衝擊。
長期來看,美國的封鎖倒逼中國芯片產業突破技術瓶頸。被美方宣布禁令的芯片,在國內ai服務器市場份額已有了不小的漲幅,很多中企都在加速追趕,形成“自主創新+國際合作”的雙軌模式。
(美方禁令反而讓中企加速突破)
與此同時,美國單邊主義引發盟友不滿。歐盟、東盟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之前荷蘭asml繞開美國禁令向中國出貨duv光刻機,日本豐田採購中國鐠釹合金,顯示全球產業鏈對美技術霸權的抵制。
如此說來,中方的回應體現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戰略智慧:通過法律武器構建反制屏障,以技術突破打破封鎖,藉資源槓桿施加威懾。短期內,這些措施緩解了美方禁令的衝擊;長期來看,加速了全球科技秩序的多極化重構。
至於美國政府這一步禁令舉動,實則還是掀不起任何風浪,甚至說很可能引起更多國家和企業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