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萌
5月18日,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深圳迎來第二天日程。日本央行前行長白川方明用日本經驗表示,人口數量的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降低生產率,這是日本最大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中國擁有觀察日本經驗的優勢。
儘管許多西方經濟學家認為日本經歷了因通縮導致的失去的30年,但白川方明認為,日本的低增長與通縮沒有關係,決定生活水準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均gdp,這由生產率決定。
日本經驗表明,人口數量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會通過四個方面影響生產率。
第一、老年人的消費偏好更傾向於醫療保健領域,而非教育等領域,這會導致生產率增長的下滑。
第二、人口老齡化會使社會對新技術的接受程度降低,而社會能否快速採納新技術是提升生產率的關鍵因素。
第三、在人口下降的經濟體中,整體生產率會趨於放緩,主要原因在於資源在不同區域間的重新分配變得更為困難。白川方明表示,“社會人口減少時,維護公共基礎設施的費用會更高,這就意味着生產率會降低。問題就是我們如何快速重新配置生產和資源。”
第四,人口下降會使未來人才庫規模縮小,而創新者的數量通常與整體人口規模呈正相關,創新者人數的減少會導致整個國家的創新步伐放緩。
白川方明再次強調,要認識到人口構成的變化對經濟和社會而言是巨大的挑戰。日本在應對這一挑戰方面已經落後,但中國具有一定優勢,可以借鑒日本的經驗。同時,最為重要的因素是如何通過重新分配資源快速提升生產率,若在這一能力不足,可能會導致一個國家經濟增長下滑。
編輯:馮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