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號下午,菲律賓選舉委員會公布了中期選舉的結果,在參議院改選的12名參議員中,馬科斯支持的“新菲律賓聯盟”獲得6席,前總統杜特爾特陣營獲得5席,剩餘1席由其他黨派獲得。另外,在馬科斯6席杜特爾特5席中,有一人同時獲得了馬科斯和杜特爾特兩個陣營的支持,這個人最後也被同時記入兩大陣營的票倉。
從得票上來看,馬科斯陣營似乎略佔優勢,但是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個結果對馬科斯陣營而言是失敗了。因為在選舉前多家權威民調機構普遍預測執政聯盟將獲得7至8個席位,馬科斯也志在必得8席,但是選舉結果遠低於預期。這種落差不僅反映了菲律賓的民意走向出現變化,更預示着未來三年馬科斯政府施政將面臨更大阻力。
那麼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次選舉對於杜特爾特家族來說還不錯。副總統莎拉手中新增的5個參議院席位,就像是握住了關鍵武器,這將對正在進行的彈劾程序產生決定性影響。
另外,被羈押在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的老杜以壓倒性優勢在家鄉城市達沃市的市長選舉中大幅領先,而杜特爾特家族其他成員在本次中期選舉中也表現搶眼,這也就意味着,在這次中期選舉過後,菲律賓政壇權力格局已經改寫了。
另外一點,即便身陷囹圄,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仍以89%的得票率贏得家鄉達沃市市長選舉。同樣一路凱歌的,還有杜特爾特家族其他成員的表現也非常搶眼,在各級選舉中都有收穫,他的兒輩孫輩分別贏得達沃市副市長、國會議員、市議員等職,這充分說明老杜家族在菲律賓社會的影響力是很不錯的。
這個選舉結果對馬科斯的影響是很大的。菲律賓總統通訊辦公室近日突然轉變口風,說馬科斯已下令內閣成員與莎拉的彈劾案保持距離,意思就算不支持彈劾莎拉了。這種180度的大轉彎,與選舉前馬科斯想方設法地推動彈劾程序形成強烈反差,暴露出了馬科斯陣營的政治算失敗。
回溯整個事件的發展脈絡,馬科斯政府想置老杜家族於死地,可謂是招招見血:先是將杜特爾特移送國際刑事法院,打亂老杜家族的陣腳;然後再通過中期選舉擴大執政優勢;最後順勢完成對莎拉的彈劾,徹底把杜特爾特家族趕盡殺絕。然而現實打臉了,馬科斯的這一系列操作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激發了民眾的逆反心理,相當多的菲律賓民眾認為馬科斯忘恩負義,搞政治清算不擇手段,還有一部分人認為馬科斯出賣國家主權,不配當這個總統,就導致執政黨在中期選舉中表現不及預期。
當初馬科斯能夠當上總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杜特爾特的幫助。作為交換條件,馬科斯曾承諾延續杜特爾特時期的政策路線,並支持莎拉在下一屆總統選舉中上位。但是馬科斯當時總統後,就翻臉不認人,不僅沒有堅持杜特爾特時期的路線,反而要對老杜家族連根拔起。如今馬科斯突然釋放緩和信號,表示不希望彈劾莎拉,我想主要是怕老杜家族要向自己發難,馬科斯才願意低下頭,但是杜特爾特家族是否買賬還是個問號。
畢竟政治信任一旦破裂,修復起來就很難了。所以老杜家族大概率不會原諒馬科斯的。畢竟上過一次當,尤其是把80高齡的老杜送到海牙,這一點是不可諒解的。如果馬科斯想握手言和,首先就必須以菲律賓國家名義,把老杜從海牙刑事法院接回來。但是接不接會,估計也由不得馬科斯了,憑着莎拉的副總統位置更加穩固,杜特爾特的政治命運也可能迎來轉機,所以老杜大概率有救了。因為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程序存在諸多變數,如果菲律賓國內政治風向持續發生變化,杜特爾特最終很可能在今年9月23號的庭審中擺脫困境。
另外一點,菲律賓中期選舉,也會深刻影響菲律賓未來的政策走向。在內政方面,禁毒政策、經濟改革等關鍵議題都可能面臨調整;在外交領域,菲律賓與中國、美國等大國的關係也可能隨之變化。特別是近期南海局勢持續緊張,菲律賓內部的政治平衡將直接影響其對外政策的連貫性。
馬科斯政府的突然軟化,究竟是服軟了還是以退為進?杜特爾特家族是握手言和,還是要報一箭之仇?這些問題都將隨着時間推移逐步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菲律賓政壇這場權力遊戲遠未到終局時刻,未來還可能上演更多讓人意想不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