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鐵集團發布的數據令人振奮,2025年1至4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4.6億人次,同比增長5.9%,創歷史同期新高。這組數據背後,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交通運輸效率的躍升,更是經濟活力的迸發、民生溫度的傳遞與開放格局的拓展。
運力升級,科技賦能跑出“中國速度”。鐵路運輸的“加速跑”,首先體現在運力供給的精準躍升。今年以來,一批新型時速350公里復興號動車組投入使用,如同流動的科技符號,在神州大地上勾勒出高效交通網的輪廓。為應對客流增長,鐵路部門在熱門方向動態增加運力,甚至在高峰時段加開夜間高鐵,讓“說走就走”的旅行更具可行性。從刷臉進站的便捷到智能客服的貼心,從車載WiFi的全覆蓋到靜音車廂的設置,科技賦能讓速度與溫度並行,讓“人便其行”的理念落地生根。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是中國鐵路始終不變的初心。
文旅融合,鐵軌延伸激活“詩和遠方”。鐵路與旅遊的深度聯動,為“加速跑”注入了浪漫底色。國鐵集團緊扣旅遊觀光、生態康養、紅色研學等市場需求,研發適老化旅遊列車,讓鐵軌成為連接“詩和遠方”的紐帶。值得關注的是,適老化旅遊列車的投用,為銀髮族打開了看世界的新窗口。當銀髮族踏上旅遊專列,不僅帶動了“銀髮經濟”的發展,更折射出社會對老年群體的人文關懷。鐵路部門用鐵軌延伸溫情,讓不同年齡層的旅客都能在旅途中收穫美好,這正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生動寫照。
跨境通途,軌交互聯共繪“開放畫卷”。在國內客流攀升的同時,鐵路運輸的“加速跑”也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擔當。廣深港高鐵1至4月發送跨境旅客1017.2萬人次,同比增長14.7%;中老鐵路發送跨境旅客10.5萬人次,同比增長32.5%;中蒙、中俄國際列車平穩運行,外籍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32.1%。這些數據如同跳動的音符,奏響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聯互通的樂章。不僅縮短了地理距離,更拉近了民心距離,讓“天涯若比鄰”的願景照進現實。中國鐵路以開放姿態擁抱世界,在跨境運輸中傳遞合作共贏的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鋪就軌道路徑。
展望未來,隨着智能高鐵、綠色鐵路的深入發展,中國鐵路必將在“加速”中不斷突破速度與精度,在“奔跑”中持續提升溫度與廣度。這條充滿活力的鋼鐵動脈,將繼續以鏗鏘的節奏,奏響中國式現代化的奮進樂章,在流動的中國中續寫更多精彩故事。(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