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2日,經過兩天密集磋商,中美在瑞士日內瓦達成經貿協議,雙方發布聯合聲明,各退一步互相取消91%關稅。
此次突破性進展中,美方對華稱呼的轉變引發外界關注。
當地時間5月10日至11日,中美在日內瓦舉行經貿高層會談,5月12日發布聯合聲明。
聲明明確,美國將在5月14日前暫停執行4月2日對華加征的24%關稅,保留10%;同時取消4月8日、9日加征的報復性關稅。
這意味着美國對華145%的關稅將降至30%,中方對美關稅稅率則從125%降至10%。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雙方關稅整體降幅達115%,其中部分關稅“暫停實施”,為後續磋商留出90天緩衝期,確認取消的關稅佔比91%。
外界分析認為,中美在關稅問題上的妥協,體現兩國深刻認識到健康、可持續的經貿關係對雙方及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不願貿易壁壘升級。
聲明還提到將建立磋商機制,未來經濟對話將更頻繁,這不僅緩解了雙邊貿易緊張,也為深化合作奠定基礎。
市場對這一進展迅速反應:美股期貨上漲,離岸人民幣沖高且未回落,顯示投資者對中國市場信心增強、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
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價格則大幅下跌,反映投資者恐慌情緒降低。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的經貿磋商突破,無疑釋放了積極信號。
值得關注的是,美方對華稱呼發生明顯轉變。參與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公開表示,中美經貿分歧“或許沒有想象中大”,相信與“中國合作夥伴”達成的協議將對美國產生積極作用。
此前美方多次稱中國為“競爭對手”,此次“合作夥伴”的表述並非偶然,被外界視為美國政府調整對華政策的體現。
這種轉變背後有深層考量:一方面,關稅戰讓美方意識到,一味對抗只會兩敗俱傷,不符合雙方利益;另一方面,稱呼變化預示美方重視中美合作潛力,對華經貿合作意願增強。
中方牽頭人在談判期間已明確表態,願與美方深挖合作潛力、做大合作蛋糕,推動經貿關係新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
若後續雙方保持真誠對話,合作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兩國關係也將向更穩定方向發展。此次協議不僅是中美經貿關係的重要突破,更傳遞出全球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