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風雲驟起!中美經貿談判暗藏 “致命” 分歧,這次真能談攏?

全球目光聚焦,中美重磅經貿談判本周末在日內瓦拉開大幕!

在會談前夕,中美雙方高層的一系列表態,讓這場貿易談判充滿了戲劇性和緊張感。特朗普先是在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宣稱,對中國商品徵收80%關稅“似乎合理”,這是他首次在關鍵會談前提出對現行145%關稅的具體替代方案。儘管80%的稅率約為現行關稅的一半,但這一數字依然高得驚人,甚至超過了他去年競選期間承諾的60%稅率。然而,白宮卻迅速“降溫”,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那只是總統隨口提到的一個數字,美國不會在未獲得中方讓步的情況下單方面降低關稅。一方面是特朗普看似強硬的關稅主張,另一方面是白宮的謹慎表態,美國內部在關稅問題上的態度分歧,讓外界對美國在談判中的真實意圖捉摸不透。

而中方的態度同樣備受關注。在貿易戰的衝擊下,中國經濟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就在會談前夕,中方公布的4月份對外出口數據令人意外,出口增加8.1%,比預估高出四倍。儘管中國對美國四月份的出口下降了17.6%,但對東盟出口增長高達21%。有分析認為,這得益於中國企業在關稅實施前搶出口,以及大量向東南亞出口等待轉口和關稅調整。不過,隨着貿易戰的持續,4月底以來大量中國企業已完全停止對美髮貨,如果日內瓦中美關稅談判沒有明顯結果,負面效應將會逐漸顯現。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低購房貸款利率,展現出中國穩定經濟的決心和能力。

從美國的經濟形勢來看,今年第一季經濟出現0.3%的萎縮,通脹與失業率持續走高,經濟衰退的擔憂籠罩着美國市場。而中國第一季度gdp成長5.4%,雖高於預期,但多家國際銀行仍將全年成長預測下修至約4%,低於北京政府設定的“約5%”目標。在這樣的經濟背景下,雙方都有通過談判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的內在需求。

此次會談,美國方面由財政部長貝森特與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格里爾主導,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直接會談。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內部已將此次談判降級為一次普通會議,認為在美方不斷發出相互矛盾信息的情況下,此次談判主要是了解華盛頓的要求和紅線。

2025年5月9日星期五,瑞士日內瓦,瑞士聯邦經濟部長居伊-帕梅林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握手

分析普遍認為,這場談判最可能的成果是“部分關稅回撤”。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預估,美國對中國商品的實施性關稅可望從目前的107%降至年底前的45%;經濟學人智庫的徐天辰也認為,美中雙方有可能在短期內將平均加權關稅率降至約50%以下。然而,除了關稅問題,雙方在市場准入、知識產權保護、農產品購買等核心議題上仍存在巨大分歧,這些都需要在談判中艱難協商。

這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中美貿易會談,被視為兩大經濟體能否走出關稅僵局的試金石。儘管外界將其視為美中關稅戰的“破冰”信號,但談判過程註定充滿荊棘。中美雙方能否在這場博弈中找到利益平衡點,釋放緩和信號,為後續談判鋪路,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