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會主席陳青敏(trần thanh mẫn)指出,行政單位合併重組容易,但幹部選拔安置才是難點。
越南國會主席陳青敏
5月7日下午,國會分組討論《憲法修正案》《地方政府組織法》和《幹部公務員法》修訂工作。針對鄉鎮合併後如何安排黨委書記、副書記、人民委員會主席和人民議會主席人選的問題,國會主席陳青敏在討論中表示,此次修憲和相關法律修訂是精簡機構、合併省級和鄉級行政單位、取消縣級建制的第二階段工作。他強調,人民群眾和選民對本次國會會議充滿期待,希望國家機構能更加精簡高效。
機構精簡將為國家發展釋放資源。陳青敏舉例稱,正是基於前期機構精簡成果,政治局決定撥款約30萬億越盾(約合86億元人民幣)實施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全免費教育。越南總書記蘇林(tổng bí thư tô lâm)還指示研究推行全民每年至少一次免費體檢,據衛生部測算預計需25萬億越盾(約合72億元人民幣)。他明確表示:"只有精簡機構,我們才有資源保障民生。一些經濟水平低于越南的國家,仍能實現全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和住房保障。"
國會主席特別提到,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機構都在等待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以完成縣級撤銷及省鄉兩級合併工作。但他提醒:"合併容易,幹部安排才是難題。鄉鎮合併後,黨委書記、副書記、人民委員會主席和人民議會主席人選如何確定?並非所有現職鄉級幹部都能勝任。"他指出,撤銷縣級建制必須明確哪些職能下放至鄉級,哪些上收至省級。
他以三個合併省份為例說明:僅農業農村發展廳和自然資源與環境廳兩個部門,"原本6個廳局、6位廳長,合併後只剩1位"。雖然副廳長可保留原職,但需加強鄉級專業力量配置。由於合併後幹部安置的複雜性,政治局每周都會與地方政府召開協調會議。"合併易,安置難",陳青敏再次強調。
小組會議現場
除幹部安置外,陳青敏指出另一大挑戰是如何處置合併後的辦公場所。他表示:"各地政府和民眾都擔憂合併後辦公樓閑置浪費。"他重申總書記要求將閑置辦公場所改造為教育醫療設施。政治局和書記處近期已嚴控浪費現象,總理日前透露,若國會能解決積壓項目問題,可釋放2350億美元(相當于越南gdp的49%)資金,這一數字非常龐大,因為越南經濟總量僅為4760億美元。
在修憲和法律修訂方面,越南政治局、政府和國會已達成共識,將大幅向地方放權。陳青敏建議代表們結合地方實踐建言獻策,切實落實"地方決策、地方執行、地方擔責"原則。他舉例稱:"現在下放項目和資金給地方,就該由地方全權負責。若每件事都需向中央請示,只會浪費時間。"國會未來將不再直接管理具體項目,轉而聚焦財政收支總體規劃。
他進一步強調必須貫徹向地方放權的方針,簡化程序以提升政策執行力:"只有賦予地方資源,才能實現責權統一。空談'決策、執行、擔責'而沒有資金支持只是空話。"陳青敏多次提及總書記蘇林關於深化放權改革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