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首日簽下多份協議,普京安排秘密茶敘,還有要事和中方談

每年的5月9日,莫斯科紅場都會舉行勝利日閱兵。今年作為勝利紀念80周年,俄方特意邀請了多國政要前來,中方就是其中一大受邀者。

日前,中方領導人已乘坐專機抵達俄羅斯,出席勝利日慶典活動的同時,還將對俄羅斯展開為期三天的國事訪問。

(俄總統普京安排茶敘)

在到訪的第一天,中俄就收穫了不少成果。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透露,兩國元首將圍繞中俄關係發展,以及一系列國際熱點議題交換意見,會後雙方將簽署並發表聯合聲明,屆時有望達成多份政府間、部門間合作文件。

此外,達成的聯合聲明也將分為兩份,其中一份涉及進一步深化中俄兩國關係,另一份則是專門涉及全球戰略穩定問題。

在邀請中方參加活動時,俄方就曾向中方做出承諾,若是中方接受邀請,所受禮遇絕對是獨一份。對此,俄方也是說到做到。

在中方領導人抵達俄羅斯後,俄方媒體就公布了中俄會面的具體安排。兩國領導人將先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一場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與此同時,俄方還會安排兩國代表團,參加各種小範圍和擴大範圍的正式會談。等到正式活動結束後,中俄領導人還將舉行一對一的茶敘活動。

對於這場茶敘,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特意澄清稱,這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有的,而是俄羅斯招待中方獨有的,並且近年來中俄所有最高層的會談,都是採用這種形式交流的。

對於俄方來說,選擇茶敘這種方式,也是存在戰略考量的。

一是適應中俄關係“去西方化”的地位。面對西方制裁壓力,中俄需展現“不依賴國際規則壟斷者”的自主外交模式。茶敘作為東方智慧的體現,區別於西方的“峰會正餐外交”,象徵雙方在外交敘事上的共同創新。

(紅場勝利日閱兵排練)

再加上普京總統本人對東方文化有濃厚興趣,曾多次在公開場合提及老子哲學,而中國高層外交中“以茶會友”也是重要傳統。這種非正式場合能讓雙方更自然地切換“戰略合作夥伴”與“私人朋友”的雙重身份。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中俄元首就曾在西湖邊茶敘持續3小時,遠超預定時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種形式對深度溝通的便利性。

最重要的是,這種非正式會談,也為敏感議題創造了“容錯空間”。近年來,中俄合作進一步深化,涉及到的敏感議題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敘這種“非記錄性”特徵,也允許對方直言,而不擔心輿論發酵。

對於中俄來講,在當前國際環境下,需要討論的議題還是較多的。

其一肯定是中俄合作問題。俄方官員就透露,在此次會談中,“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項目,將成為中俄領導人討論的一大重點議題。這個項目早在2015年時就已經定下,相關談判已經進行了十年,中俄在很多重要問題上也達成了一致。但是在去年年底,中俄在原定的路線上提出了異議,一條替代路線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拖延了中俄進展。所以在這次訪問期間,必定會對這條天然氣管道重新進行討論,甚至有望做出最後定論。

其次,就是烏克蘭問題。美俄近期雖就烏克蘭問題啟動多輪磋商,但在停火條件、領土爭議等核心問題上仍存分歧。中國可藉此推動“和談路線圖”落地,將“糧食安全走廊”機制擴展至能源領域,並推動建立俄烏能源設施保護聯合監督機制等。

過去,俄方一直將衛國戰爭勝利視為二戰後國際秩序合法性的基石,而西方近年通過歷史虛無主義否定蘇聯貢獻,試圖動搖俄羅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中國同樣面臨日本右翼美化侵略歷史的挑戰,雙方在捍衛二戰勝利成果、反對歷史修正主義上具有共同利益。

此次會晤,也可能就聯合舉辦反法西斯紀念活動、推動聯合國框架下的歷史教育合作達成共識,整合中俄及“全球南方”國家的歷史敘事資源。

(特朗普想要“聯俄抗中”)

最後,還包括美俄接觸的進程。特朗普上台後,就不斷釋放“聯俄抗中”的信號,試圖在中俄之間打入楔子。但普京拒絕赴沙特與特朗普會晤,轉而與中國深化戰略協作,就是對這一企圖的直接回應。在此次會晤中,雙方可能會明確反對任何國家以犧牲他國安全換取自身利益。

再加上美國對俄制裁已經擴展到金融和能源等領域,中方也同樣面臨關稅貿易戰等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俄可通過各種去美元化合作,合力突破美西方圍堵。

總之,中俄此次會晤,是兩國基於歷史共識、現實利益與未來願景的戰略選擇,甚至可能成為撬動全球秩序轉型的槓桿。兩國將以80年前反法西斯同盟的遺產為基石,發動一場針對單極霸權的“非對稱總體戰”。這場博弈的勝負,或將決定21世紀國際體系的終極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