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11國出現分歧沒能談攏,中美激烈交鋒時刻,99歲馬哈蒂爾出山

前言

金磚國家成立後第一次,是繼續被霸凌還是選擇獨立自主。金磚的罕見時刻,各成員國開始明確站隊,美國關稅大棒下,金磚內部出現分歧,少了一個重要成員明確表態。中美激烈交鋒之時,99歲的馬方前總理馬哈蒂爾再出山,面對媒體採訪時說了一句公道話。

此情此景,特朗普的計劃暴露,有意拉攏一個金磚成員國。

面對美國的關稅施壓,金磚成員國更應該擰成一股繩,為何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分歧?特朗普的計劃是什麼?馬哈蒂爾為何親自下場拆招?

金磚會議暴露分歧,有成員國相背而行

剛剛落幕的金磚外長會上,一個小細節值得注意,過去中方在外交場合上很少說重話,但在這次的金磚峰會上,王毅外長罕見且直接的表達了中方的態度,即:妥協退縮只會讓霸凌者得寸進尺。

這裡指的對象是誰,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今已經到金磚國家做出選擇的時刻,究竟是繼續承受霸凌還是站起來主動對抗,為未來謀一條獨立自主的生路,答案就在手中。

金磚國家此次會議的熱點議題,就是美國關稅,然而在會議結束後,出現了一個不太和諧的小插曲。

在會議後,金磚國家發布了主席聲明,內容很明確,譴責單邊主義和不合理的貿易保護。

根據外媒的分析,此次金磚內部出現了“分歧”,有些問題並沒有談攏,不然發布的應該是聯合聲明而並非主席聲明。

原本聲明中更加嚴厲的措辭被某些國家阻攔了下來。這個不和諧的因素,外媒雖並未明說,但很明顯,有意和美國靠近的金磚國家,印度絕對是首當其衝。

作為金磚創始國,印度表面上喊着"團結髮展中國家",暗地裡卻在關稅問題上對美國頻送秋波。

就在峰會前兩周,印度商務部長剛與美國簽下80億美元的軍火採購單,還承諾將美印貿易額從當前的650億猛增到1000億美元。與此同時印度海關悄悄放寬了54類美國商品的入境限制,其中就包括特朗普最看重的頁岩氣設備。

用新德里智庫專家的話說:莫迪政府正在玩火。

他們既想借金磚平台抬高身價,又盤算着在中美互撕時承接轉移產業鏈。但這種兩頭通吃的策略風險極大,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上月剛放話:"任何搶走美國製造業機會的國家都不會被原諒。"

印度想要趁此代替中國,滋養印企的產業鏈,美國會答應嗎。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頻頻對印度示好,釋放積極的外交信號,從印度對待金磚國家的態度來看,基本能判斷出,特朗普有意在拉攏印度,從而達到遏華的計劃。

但是,美國沒少被印度坑,單單是從製造業來看,印度的製造業水平,美企可謂是有切身體會,更別說印度作為中國的近鄰,在很多事務仍然要看中方的態度,比如邊境問題等,這些關乎中國底線的事情上,印方還是有分寸在的。

在中美之間騎牆的印度,美國也很清楚莫迪是為了爭取更大的權益,尤其是在關稅問題上,前段時間印度不僅向美國示好,更主動擴大了貿易合作,要大力支持美國的能源和武器,在這個關鍵時刻,得了美國便宜的印度自然不可能會在金磚國家面前用嚴厲的措辭譴責美國。

印度的騎牆之術很明確,中美打的越厲害,印度得到的好處就越多,豐富的人口和勞動力,印度迫切的想要在產業鏈上超越中國,達到“偉大”目的,同時,和美國靠近還能在印巴衝突上得到支持,換取更大力度的幫助。

莫迪政府的焦慮在邊境衝突後達到頂峰。雖然從美國買了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單價1.3億美元)和M777榴彈炮(射程40公里),但面對擁有核武器巴基斯坦,印度發現華盛頓開出的只是空頭支票,五角大樓最新報告顯示,承諾給印度的軍事貸款實際到位率不足30%。

這種困境折射出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殘酷現實。中方正在同各國一起正在構建起"去美國化"的貿易。反觀印度,雖然吸引到富士康3家手機組裝廠,但核心芯片仍需從中國進口。用華爾街分析師的話說:印度製造的手機,不過是給中國零件套了個外殼。

馬哈蒂爾的預言和真相

馬哈蒂爾接受採訪,說了一句話,暴露中美競爭本質。

99歲高齡的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在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了一句公道話,美國想要用關稅削弱中國,這種舉措很難奏效,因為中國的市場體量足以和歐美總和比較,甚至要更大,更有潛力。

中美博弈背後有硬核數據支撐: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達6.8萬億美元,超過美國(5.7萬億)和歐盟(4.3萬億)總和。西方膽寒的是,中國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數量(120萬)是美國的8倍,這意味着在半導體、新能源等關鍵領域,時間根本不站在美國這邊。

馬哈蒂爾還捅破了一層窗戶紙:"特朗普以為加稅能逼死中國企業,其實是在逼死自己的選民。"美國農民因為關稅被迫失去大量訂單,中方和巴西達成合作之時,美國農民只能眼睜睜看着卻無能為力。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金磚峰會次日,南非突然宣布對54類美國農產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巴西則曝光了美國農業部操控大豆價格的鐵證。這些發展中國家的"反水",恰恰印證了馬哈蒂爾的判斷,霸權主義終究敵不過市場規律。

當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主動致電中方要求談判時,暴露了美方戰略的致命矛盾,既想打壓中國,又離不開中國製造。

美國在關稅戰場上的顧此失彼,印度在兩大國之間的反覆橫跳,反襯出中方在國家內外務實作風,或許這也正是馬哈蒂爾斷言"美國正在走向末路,攔不住中國"的根本底氣。

參考資料:

金磚國家安全事務高級代表會議在巴西利亞舉行

2025-05-01 10:30·央廣網

馬哈蒂爾:美帝國走向末路,攔不住中國

2025-05-03 14:34·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