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美國白宮宣布對中國商品加征145%的高額關稅,此前一天剛調整的125%關稅也被迅速推翻。這一針對性的政策引發了全球輿論的廣泛關注。英國媒體分析認為,美國此舉並非單純的經濟報復,而是意在通過經濟手段遏制中國崛起,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此次關稅戰升級,背後隱藏着深刻的地緣政治與經濟博弈。美國關稅戰的背景與延續中美貿易戰並非始於今日,其根源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時,美國以“貿易不平衡”和“中國不公平貿易行為”為由,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拉開了全球貿易戰的序幕。此後,儘管雙方在2019年達成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美國的戰略目標並未完全實現。
與此同時,中國的製造業帶動了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例如,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已成為中國製造業供應鏈的重要環節。2024年,中國與東盟的貿易總額突破7000億美元,佔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5%以上。這種區域經濟聯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