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最近有點急。
不是為美元貶值,也不是為債務上限,而是急着拉人組團,一起“收拾中國”。這位美國財長,在華盛頓的一場演講上話還沒說幾句,就忍不住拋出一個熟悉的老套路:“我們可以和盟友簽協議,然後一起對付中國。”
聽着是不是很耳熟?這不就是變着法地重演冷戰劇本嘛,只不過這回主角從蘇聯換成了中國,道具從導彈換成了關稅。區別是,以前美國講的是“普世價值”,現在直接上的是“站隊脅迫”。
貝森特說得很直白:這些年美國的軍事盟友雖然“打仗肯上”,但經濟戰就“不太配合”。所以他打算“組織一下”,搞個集團行動,對付中國“不平衡的貿易結構”。
說白了就是——以前你們衝鋒陷陣,現在也該掏腰包了。
誰敢“親中”?西班牙被點名
而當被問到歐盟最近有些“親中傾向”時,他直接點名西班牙,說得毫不客氣:“轉向中國?那就是自斷後路。”
這話說得,比白宮還像白宮發言人。可惜的是,貝森特話音未落,歐盟就用實際行動“打了個對台”:宣布對總額高達232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首批將在4月中旬落地。
這也算是“盟友”的一種回應方式——你想圍中國,我們先圍你一圈。
一邊罵人民幣操縱,一邊忙着排談判日程
但貝森特沒改口,依舊在《福克斯商業》節目上堅持:**“中國才是國際貿易里最嚴重的違規者。”**他還甩鍋給人民幣,說中方不願意談判,還妄圖靠貶值脫困。他的潛台詞是——中國不來談,其他國家必須“主動來”。
他話說得難聽,動作倒是一刻沒停。越南代表團已經飛到華盛頓,日本的談判也快啟動了,韓國、印度也都“表達了興趣”。貝森特還半開玩笑說自己“復活節都不放假”,言外之意:為了搞中國,他是真的拼了。
匯率一動,美國市場“破防”
但尷尬的是,中國央行就在這節骨眼上連續第五天下調人民幣中間價,離岸人民幣一度跌破2010年以來的最低點。市場反應冷靜,反倒是美國股市在聽聞中國可能進一步反制後,再次“臉綠”。
而貝森特這番“我們組團打他”的架勢,說實話更像是虛張聲勢。美國現在財政吃緊、國債壓頂,靠提高關稅換選票是特朗普那一套,但真讓全世界都陪你玩“經濟冷戰”,可沒那麼容易。
美國錯判了時代
畢竟今天的中國不是當年的中國。你可以不喜歡它,卻沒法繞開它。
這才是讓貝森特焦慮的根源。他當然清楚,靠喊口號嚇不倒中國,靠施壓也留不住盟友。法國在講“戰略自主”,德國在惦記汽車訂單,就連一向配合的西班牙也開始想“另起爐灶”。而亞洲這邊,日本、韓國嘴上答應,心裡各有算盤,誰都知道,一旦真掏真金白銀,還是要看“回報比誰高”。
貝森特可以硬撐一時,但撐不住的是現實——這不是冷戰,也不是選邊站隊的年代,這是“誰給得多、誰能幹活”說了算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