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綜合報道 綠營煽動“大罷免”,民進黨中央宣布投入協助親綠側翼團體進行罷免國民黨民代二階連署,就連議員也被要求連署要有kpi(關鍵績效指標),讓部分議員直呼壓力大。也有綠營人士憂心,民進黨介入動作太大恐讓罷免活動失焦,更恐造成反效果。
民進黨日前正式宣布投入“大罷免”行列,勾結罷免藍營民代的親綠側翼民間團體進行二階連署,民進黨台北市黨部也將於本周五開始號召黨工,舉辦至少6場定點連署擺攤。綠營議員也將服務處轉型為連署站,想讓台北市5位藍營民代連署通過,進入第三階段投票。甚至傳出民進黨中央黨部也設定kpi,盼各縣市黨部、議員都能完成。
台灣“聯合新聞網”報道,民進黨內人士憂心,過去民進黨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思考如何協助親綠民間團團,就是怕“喧賓奪主”讓藍營抓到把柄。現在雖然進入第二階段,所需連署份數是一階的數倍,且實際觀察大多數側翼團體分工、規划上都相當明確。加上部分側翼團體對政黨仍有戒備,大規模的辦連署效果恐有限,甚至讓側翼團團覺得不被尊重。
各縣市的綠營議員也透露,設定kpi其實壓力很大,畢竟每個選區結構不同。若像是國民黨民代王鴻薇、徐巧芯,在綠營支持者中仇恨值較高,收集連署書比較簡單。但有些選區基本盤藍大於綠,若區域民代仇恨值又不高,收集工作就會難上加難。更容易與親綠側翼團體工作重疊,效益不大。
此外據台媒報道,親綠側翼罷免團體看似士氣高漲,彼此協調也出現不小阻礙。民進黨中央黨部跟側翼團體近日首次接觸,全台35個側翼罷免團體代表與民進黨黨政高層、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開會,甚至有賴清德辦公室相關人員到場了解。會中,側翼團團對民進黨中央作為反應相較冷淡,也提出不少尖銳意見,包含志工培訓、議員配額制度、宣講成效等,雙方意見有不小落差。有側翼罷免團團人士悲觀預估,二階連署通過選區可能從上看20區,下修到10至15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