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打工人,工資漲幅不夠物價上漲

文/ 老魚兒

春季,對日本的打工一族來說,是個尤為特殊的季節。在這個時候,當地的工會每年都會組織一次和企業的薪資談判,業內俗稱“春斗”。

今年的春斗結果,可能會令日本的打工族們更加興奮。

根據路透社消息,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日本工會總聯合會(Rengo)上周五公布的第二次年度勞資談判結果顯示,日本企業已同意今年加薪5.4%。這一數字略低於上周公布的5.46%的初步數據,但有望創下34年來的最高漲幅。

這是繼2024年的5.1%幅度漲薪創下1993年以來最高紀錄之後,日本企業連續第二年打破紀錄。而兩年5%以上的幅度漲薪,也讓“日本牛馬”們加薪合計超過10%。

一般來說,每年春斗時刻,工會要求加工資,僱主基本會加以拒絕,然後通過談判,雙方尋找到平衡點,達成協議。自2024年以來,日本企業給員工加薪的意願就比較強烈。

日立這樣的行業巨頭,已同意按照工會要求將月工資上調6.2%,幅度創下歷史新高。豐田連續五年全額接受工會加薪要求,月薪直接提高9950日元至24450日元。松下也同意2025財年月薪平均增加1.3萬日元,雖然與工會要求的加薪1.7萬日元有落差,但這也體現了企業的誠意。餐飲行業的王將食品加薪幅度達到8.19%,比工會要求的還多。

日本企業下血本給員工加薪,目的當然是希望員工繼續留下,以避免短缺的勞動力使企業陷入“用工荒”。

自1995年日本勞動年齡人口達到峰值以來,勞動力市場始終保持緊張狀態。日本的失業率為2.4%,並已連續近四年保持在3%以下。根據日本Recruit Works研究所的估算,到2040年,日本可能面臨1100萬人的勞動力短缺。

由於勞動力緊缺,2024年日本共有342家企業破產,這個數字創下了歷史新高。

大量日本企業陷入用工荒

未來,這種勞動力短缺現象將持續加重。

根據今年2月日本厚生勞動省周四公布的初步人口數據,2024年日本新生兒數量較2023年下降5%,至720988人,延續了長達九年的下降趨勢。這一數據創下自1899年有相關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期死亡人數增長1.8%,達到創紀錄的162萬人,導致總人口出現有史以來最大年度降幅。勞動力減少意味着政府稅收減少,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人員短缺的壓力。

因此,據 Teikoku Databank 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60%的日本公司計劃今年提高工人的工資,以爭取招聘和留住員工。

即便如此,日本打工人的工資漲幅仍有可能追不上飛漲的物價。

日本物價漲幅持續超過薪酬漲幅

比如日本厚生勞動省2月5日發布的2024年每月勞動統計調查(初值、員工5人以上單位)顯示,考慮到物價變動因素的人均實際工資較上年下滑0.2%,連續3年遞減。雖然相當於名義工資的現金工資總額創下近33年的最大增幅,但仍不及對家庭收支造成巨大壓力的物價漲幅,未實現正增長。

再加上,日本擁有工會的公司僅有21.2%,這些工會僅有70%加入日本工會聯合總會,“春斗”漲薪也並非能完全覆蓋所有日本打工人。尤其是在日打工的外國人,漲薪難度巨大。

因此,中信證券判斷,日本漲價漲薪的“正循環”將有望延續下去。

加薪或可短期提振消費信心,但是,如果長期仍面臨人口結構、生產率停滯及物價飛漲等問題,那麼加薪也只能是飲鴆止渴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