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空氣、暴雪來了,大範圍雨雪隨後:或下5天,北強雪、南強雨

北方升溫將達到新高,南方升溫也緩慢進入偏高的狀態,然而呢?新一輪冷空氣確定來了,同時,在冷空氣的疊加之下,影響的範圍也會更加廣泛,加上雨雪活動,又會出現“跳水”的變化模式。

當然,這是不是倒春寒的模式,從我個人看來,是屬於冷空氣的疊加變化,應該算不上倒春寒。

但具體還有沒有轉變過程,這後續看冷空氣調整,下面就先看冷空氣,再看雨雪活動。

升溫全面開啟,但新冷空氣也來了

的確,在我國北方升溫之下,南方的陰雨減弱之下,也進入了氣溫的回升階段,並且隨着冷空氣還未到來前,我國西北,東北等不少區域,將走向一個新高。

預計將創下今年以來氣溫的新高,其不少區域的氣溫將超過15度,局部區域達到20度左右。

而南方的降溫也在不斷上升之中,氣溫轉向同期偏高的情況,前期陰雨天氣的影響之下,低溫也不復存在,其20度以上的氣溫範圍將明顯擴大, 甚至還有可能出現最高氣溫25度以上,華南表現最為強烈。

比如:廣東深圳,氣溫已經全面開啟了上升模式,最高氣溫還將達到27度,這相比此前12度左右的氣溫來說,這完全是“火箭式上升了”。

不得不說,短期我國的氣溫回暖勢頭的確強,加上冷空氣的進入,發展速度不快,所以,在到來前,必然也會繼續保持。

然而,在回暖之下,華南的朋友還要注意一種典型的現象了,那就是“回南天”,這是冷空氣走之後,最為明顯的返回現象,大家注意下就行。那新一輪的冷空氣來了,其變化有多呢?

這一波冷空氣的影響時間主要是3天,但從冷空氣的走動來看,就是西北,東北方向為主,雖然有一部分冷空氣影響我國中部地帶。

但相對來說,其強度不大,普遍性的降溫在4度到6度,局部區域降幅可達到8度到10度,最終走向是“東北離開”為主。

所以,不會大規模南下,帶來激烈的降溫。

但是在它的後面,還有一波冷空氣跟隨而來,這一波冷空氣從13日開啟,加上前面的少量殘餘影響,其降溫的走動範圍加大。

這一波冷空氣是在內陸氣旋配合之下,並且帶動後續冷空氣一起南下,那說明了其降溫時間拉長,我國大範圍區域的降溫幅度明顯提升,中東部大範圍區域都會出現氣溫下滑。

而從長期情況來看,在浙江,雲南等地,還有可能先後呈現出“紫色寒冷區”,這怕是區域性的寒潮天氣少不了,這的確有倒春寒的味道。

但又是疊加發展,大家先觀察為主,後續應該還會調整,要是出現寒潮的話,就可能出現更強烈的轉變,由於時間太遠,先注意已經來的冷空氣,3天轉變就行。

而在冷空氣之下,大範圍雨雪也在變化,強不強呢?

還真的沒有說錯,那就是冷空氣從北方進入活動為主,降雪發展也來了,並且是新冷空氣、暴雪一起來了,數據顯示,在新疆塔城和阿勒泰部分地區大雪或暴雪,局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

而主要的雨雪活動是從11日起,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等地將中到大雪,局地暴雪。

而南方在少了冷空氣進入,加上南方暖流北上,內陸氣旋配合發展之下,其降雨也會不斷增強,增多起來,其江淮、江漢、江南、華南等地降雨也將增多增強,江南中南部、華南大部地區累計降雨量將超過70毫米。

如果從時間來說,也就是此前給大家說得11日開啟新一輪的大範圍雨雪過程,時間稍加速了一點,在起步發展南北都有之下。

過後,雨雪擴大範圍,西北,南方大部有雨雪活動,其降雨在江西,廣西,廣東等地增強一點,其大雨的範圍明顯一點,25毫米到50毫米的區間擴大。

而在13日,冷空氣補充疊加雨雪發展,其南北更大範圍的雨雪再次起來,黃河流域大範圍區域出現小到中雪或者雨夾雪,其中長江以南大範圍地帶都被10毫米到25毫米區間覆蓋,其25毫米到50毫米的區間也擴大很多,廣西,廣東,貴州,湖南等區域還有一片暴雨帶。

然後雨雪進一步和東移,其京津冀,黑吉遼等地的降雪擴大,增多,但主要集中在偏北為主。

南方的降雨進一步南走,其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都有降雨,廣東重點,其大部區域都是大雨,暴雨,這相對初期來說,也提升了一些。

所以,這從11到15日,5天的時間都有雨雪,但是強弱不斷輪換的情況,其在整體趨勢就是北強雪、南強雨,同時注意強對流的天氣過程就行。

全球雙氣旋共舞!

在全球範圍之中,有兩個熱帶氣旋發展,一個是南印度洋“祖德”,還有一個是南太平洋“伊沃娜”,這兩個熱帶氣旋發展的強度不大。

不過“祖德”將給莫桑比克東部和北部等地,帶來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伊沃娜”沒有什麼影響,西北太平洋區域依然保持平靜的狀態,沒有任何的熱帶擾動活動。

所以,還是不用擔心颱風。

我國海區主要是渤海有5~6級、陣風7級的偏南風,南海北部海域、南海西南部海域等區域,有5~7級、陣風8級的東北風或偏東風,其他也就沒有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