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撤僑12萬後,日本不認中日聯合聲明,中國一個表態,要變天了

前言

前不久,日本媒體報道,為了應對“台海緊急狀態”,日本政府打算把沖繩縣諸島的12萬居民疏散、撤僑。

與此同時,有媒體爆料,日本歷屆內閣都認為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

日本一邊緩和對華關係,另一邊卻多次挑釁,這背後有什麼陰謀?對此,中方外交部也進行了駁斥!

日本不認《中日聯合聲明》

1972年,尼克松訪華後,掀起了一個“與中國建交”的潮流,日本作為美國的“小弟”,自然跟在後面,想要緩和中、日關係。

當時的首相田中角榮,帶着破冰的使命訪問中國,他跟周總理握手的照片至今掛在歷史教科書里,雙方談得很順利,最終促成了《中日聯合聲明》的簽署。

這份聲明中,白紙黑字寫着日本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政府,從根本上確立了兩國交往的政治基礎,台灣作為中國領土的法理認定,更是直接堵死了任何搞“台獨”的歪心思。

中國當時還放棄了二戰結束後,讓日本賠款的要求,展現出“以德報怨”的大國氣度,為兩國合作掃清了“地雷陣”,雙方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下約定“有事好商量”,這讓東亞保持了難得的太平。

可以說,這份聲明就像一塊“壓艙石”,可是,如今的日本政府卻突然改了口風,一名日本議員向政府提問,日本政府和議員是否有義務遵守《中日聯合聲明》中,關於台灣歸屬的立場。

這本是毋庸置疑的問題,但日本卻稱:這個聲明沒有法律約束力,還說“歷屆內閣都這麼認為”,這話說得比京劇變臉還快。

信息源:日曆屆內閣均認為《中日聯合聲明》“不具!備法律約束力”?外交部回應 澎湃新聞 2025-03-17

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政府給那些竄訪台灣的政客發的“通行證”,讓他們可以毫無顧忌地在台灣問題上挑釁。

日本就差沒明說“你們儘管去鬧,出事我們兜着”,這種“打擦邊球”的伎倆,既想撈取政治資本,又想給中美關係添堵,活脫脫是“搬起石頭砸腳”的前奏。

那麼,為什麼日本突然改口,說聲明沒有法律約束力呢?

日本的“小算盤”

日本突然“翻臉不認賬”的戲碼,可算是把“司馬昭之心”擺在了檯面上,它的想法很簡單。

如今,中、美關係越來越緊張,日本是美國的盟友,自然響應號召,死心塌地給美國當“馬前卒”,迎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它想跟着美國,在這裡建立一個圍堵中國的“包圍圈”。

近年來,日本還一直增加軍費,它的海上自衛隊還一直配合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進行聯合巡航,還參與美、菲主導的聯合演習,想對中國來一個“軍事威懾”。

日本還打算在九州附近,部署遠程導彈它的射程約1000公里,日本還公開了射程達3000公里的導彈,雖然打着“自衛”的幌子,但這明顯是《1947年和平憲法》自衛隊只能自衛防禦規定的。

信息源:日本擬在九州率先部署遠程導彈,射程約一干公里 澎湃新聞 2025-03-17

在外交上,日本跟隨美國的步伐,多次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和抹黑,破壞中國的形象,日本在涉疆、涉港、涉台等問題上,發表了不實言論,干涉中國的內政,配合美國的“遏華”戰略。

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日本政客竄訪台灣的次數越來越多,嘴上說“關心民主”,心裡卻想着:把台灣問題攪成渾水,好趁機渾水摸魚。

這招“借刀殺人”用得溜,既牽制了中國發展,又給自家軍備擴張找了台階,這可比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還陰損——拿中國核心利益當籌碼,賭的可是整個亞太的安危。

當然,最損的還是那手“轉移矛盾”的絕活,近兩年,日本國內的物價漲了怪中國,企業倒閉了也怨中國,連烏鴉拉屎多都要賴到中國遊客頭上。

日本物價飛漲

這種“甩鍋”技術,堪稱當代政治行為藝術,日本“圍魏救趙”,把民眾對國內經濟停滯的怨氣引向了中國,既掩蓋了自身治理的無能,又給右翼勢力煽風點火。

可老百姓不傻,他們知道,大米漲價是因為美國收割日元,導致日元貶值,產業空心化產業轉移的結果,這些算盤得再響,也蓋不住日本政府的無能。

要說這連環計的毒辣,還在於它“一石三鳥”的布局,表面上迎合美國戰略,實際上是在給軍國主義幽靈開綠燈,明着炒作台灣問題,暗裡突破戰後體制,前腳煽動民粹,後腳就為修憲鋪路。

這種“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伎倆,把50多年前的和平承諾當擦腳布,可擦得掉歷史罪責?

當年裕仁天皇在投降書里簽的字還墨跡未乾,如今倒想“沐猴而冠”當亞太警察,吃相未免太難看!

中方強硬回擊,有理有據

面對日本的挑釁,3月17日,中國外交部直接甩出了一沓“歷史賬本”,把東京那幫政客的臉打得啪啪響,毛寧態度強硬,表示:《中日聯合聲明》當然具有法律約束力,勸告日本謹言慎行!

她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這是不容置疑和動搖的底線。

1943年的《開羅宣言》,明確寫着:日本得把台灣、東北這些地方“完璧歸趙”,《波茨坦公告》第八條更是敲着警鐘,日本戰敗時簽的投降書,那就是在承認這些規矩,現在想翻案?門兒都沒有!

再說1972的《中日聯合聲明》,田中角榮首相跟周總理握手的鏡頭還刻在歷史書里呢,日本當時可是白紙黑字認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

信息源:外交部: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人民負有歷史罪責,尤其應當謹言慎行 環球網 2025-03-19

這承諾不是兒戲,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又加了道保險,把聯合聲明的原則寫成法律條文,兩國議會都蓋了戳,現在日本想玩文字遊戲、想賴賬,等於在抽自己耳光。

日本那幫政客的小算盤,明眼人早看穿了,可他們忘了,“歷史欠賬”不是想賴就能賴的,當年日本侵華戰爭欠下的血債,戰後秩序定下的鐵律,哪是幾句“無法律效力”就能抹掉的?

咱們這次強硬表態,不光是捍衛主權,更是守護二戰後國際秩序要是縱容日本這種“歷史翻案風”,那《聯合國憲章》豈不成了橡皮圖章,國際公平正義豈不成了兒戲?

中方用歷史事實和國際法說話,給那些“選擇性健忘”的日本政客上了堂生動的法治課。

日本在台灣問題上挑釁,讓中國人民感到被背叛和傷害,這種傷害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更是對歷史正義的褻瀆,讓人們對日本是否真正反思歷史產生了懷疑。

結語

說到底,中日作為搬不走的鄰居,合則兩利、斗則俱傷,日本某些勢力總想着“借屍還魂”,把軍國主義陰魂招回來,可如今是21世紀,不是1937年。

中國早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14億人民捍衛主權的決心堅如磐石,日本政府該掂量清楚:在歷史問題上玩火,最終只會“引火燒身”,在主權問題上挑釁,註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