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烏克蘭在沙特會談之後,國務卿魯比奧當時宣布,兩國達成了停戰30天的協議,只要俄羅斯同意就能落實。沒想到,俄方剛剛表示“要考慮考慮”,澤連斯基就再次翻臉,表示絕不放棄克里米亞和東部四州。這等於是推翻了美烏會談的結果,不僅僅是魯比奧,特朗普也再次挨了一個大耳光。
首先來看俄羅斯方面。俄方並沒有直接拒絕30天停戰協議,普京甚至表示,自己歡迎停火。當然,無條件停火是不存在的。俄羅斯已經多次明確表達了自己對停火的立場,包括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北約軍隊不能部署到烏克蘭,東部四州和克里米亞絕不歸還,等等。如果滿足了這些條件,那等於是烏克蘭投降了。
再看烏克蘭。為了保住總統位置,澤連斯基以戰爭時期為理由,推遲了烏克蘭大選。如果現在就停火,那烏克蘭的大選就要立刻啟動,不入特朗普法眼的澤連斯基必然會被搞掉。所以,澤連斯基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停戰的。澤連斯基最新表態,烏俄停火不應與領土問題“掛鈎”,就是不想承認東部四州和克里米亞的既成事實,這與俄羅斯的要求相去甚遠,等於是拒絕停火。
現在戰場上俄軍不斷取得進展。庫爾斯克的邊境城市蘇賈已經收復,俄軍已經開始越過邊境進佔烏克蘭的蘇梅州。哈爾科夫方向的烏軍即將潰退。難道澤連斯基面對這樣的局勢,心裡就不害怕嗎?其實更坐不住的是特朗普。如果烏克蘭總崩潰,澤連斯基可以流亡西方,以“抗俄英雄”的身份遊走於各國,甚至組織反俄同盟。而戰爭失敗的責任,是可以歸咎到特朗普頭上,所謂的礦產協議也要落空。特朗普原本想要的是就地停戰,與俄羅斯瓜分烏克蘭。如果是這麼一個滿盤皆輸的結局,將嚴重損害特朗普的聲望。
要想避免這樣的局面,特朗普有兩種辦法:
第一是再次大規模軍事援助烏克蘭,把戰線穩住。不但延續拜登的政策,還要和澤連斯基捆綁在一起。他與普京的關係就可能徹底破裂,再也休想推動和談了。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吹牛說如果他當總統,24小時就可以停戰。當選後,他改口說100天內停戰。如果他自己放棄了這個目標,原本支持他的選民也會大失所望,同樣會帶來支持率暴跌。
第二種就是特朗普經常採用的大棒政策,對俄羅斯發出威脅,實施進一步的經濟制裁,迫使普京低頭認慫。但是,拜登已經把能用的制裁手段用到了極限,扛過了3年圍攻的俄羅斯越戰越勇。特朗普的所謂經濟制裁和關稅制裁,已經無處發力。要是想更進一步,只能去禁止中國、印度等大國進口俄羅斯石油天然氣。但這又不是特朗普能單方面決定的。特朗普或者可以選擇,徹底沒收凍結的俄羅斯海外資產。但這是連拜登都沒敢做的事。特朗普要是敢幹,倒是可以洗刷自己“通俄”的名聲,但是再也休想和普京有談判空間。所以到目前為止,特朗普還只是說狠話發出空洞的威脅而已。
由此看來,特朗普雖然是美國總統,但想要快刀斬亂麻的解決烏克蘭問題怕也是不易。澤連斯基和普京隔空做了一個局,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又把特朗普困在其中,無計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