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科斯掀桌子?出動7000人逮捕杜特爾特,菲政壇暗戰全面升級

小馬科斯掀桌子?出動7000人逮捕杜特爾特,菲政壇暗戰全面升級。

據中新網援引新加坡《聯合早報》2025年3月10日報道,日前,國際刑警組織對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發出紅色通緝令,菲國內的警察等部門已進入高度戒備狀態。而杜特爾特父女近期的中國之行,又為這一風波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我們將圍繞這場政壇較量,梳理核心背景與關鍵點,分析其背後的深層邏輯。

icc調查與小馬科斯的選擇

杜特爾特執政期間,以鐵腕手段發起的“反毒戰爭”曾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行動中,菲律賓警方的強力執法導致數千人死亡。據統計,官方報告顯示死亡人數在6000至7000人之間,但國際人權組織推測,這一數字可能高達1.2萬人。因涉嫌“反人類罪行”,國際刑事法院對杜特爾特展開調查。然而,2019年杜特爾特政府退出了《羅馬規約》,阻斷icc的司法管轄權。

儘管如此,icc於近期傳出已簽發逮捕令,請求菲律賓配合。面對這一敏感局勢,小馬科斯政府的態度備受關注。據菲律賓《馬尼拉時報》報道,菲律賓國家警察(pnp)已被要求動員7000人準備執行逮捕。這一消息迅速引發輿論熱潮。如果小馬科斯配合icc,這不僅關乎對國際社會的態度,更可能對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影響力造成重大打擊。

杜特爾特父女奔赴中國的真實意圖

在icc傳聞甚囂塵上的同時,杜特爾特父女的動向也成為焦點。據港媒報道,杜特爾特與女兒、現任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於3月7日抵達中國香港,並在3月9日現身灣仔,為所屬政黨的參議員候選人拉票。活動現場聚集數千名支持者,顯示出杜特爾特家族在海外菲律賓勞工群體中的強大號召力。

這一行程引發外界諸多猜測。有分析認為,杜特爾特選擇此時赴中,可能是為了規避icc的調查壓力,甚至有外逃的嫌疑。然而,杜特爾特在集會中公開否認這一猜測,聲稱其離任後的一切行為“問心無愧”。此外,這次赴中也可能是出於選舉動員的考量,畢竟菲律賓海外勞工歷來是重要的票倉。據統計,僅在香港就有約20萬菲律賓勞工,這些人不僅是海外匯款的重要來源,也是選舉中的關鍵選民群體。

同時,不得不提的是,杜特爾特與中國的關係一向密切。他在任期內曾多次推進中菲合作,特別是在南海爭端上採取了較溫和的立場。此番中國之行,或許也隱含着尋求國際支持之意。

兩大家族的政治博弈

杜特爾特家族與馬科斯家族之間的矛盾,隨着中期選舉的臨近逐漸白熱化。當前,杜特爾特家族在民意支持率上佔據優勢。據民調機構wr wrn的數據顯示,莎拉·杜特爾特的支持率高達29%。這一數據表明,儘管“反毒戰爭”相關爭議依舊,但杜特爾特家族的政治影響力並未因icc調查而受削弱。

相比之下,小馬科斯則面臨多重挑戰。雖然其執政以來在經濟復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其家族歷史曾留下的爭議性問題,令其面臨較大的輿論壓力。與此同時,icc調查的敏感性讓小馬科斯陷入兩難。有分析指出,小馬科斯如果配合icc行動,可能會動搖杜特爾特家族的核心支持者,但也可能因此拉攏國際社會的好感,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的人權議題上展示姿態。

icc、選舉與菲律賓的未來

icc對杜特爾特的調查進一步揭示了菲律賓在主權與國際法之間的矛盾。雖然菲律賓已退出《羅馬規約》,但icc稱對杜特爾特“反毒戰爭”時期的案件仍有司法權。菲律賓國內對此的態度分化明顯:支持者認為icc的涉入是捍衛人權的重要步驟,而反對者則將其視為對菲律賓主權的干涉。

更為重要的是,這場風波發生在中期選舉前夕,其影響遠超法律層面。兩大家族的對抗不僅關乎選舉結果,更可能影響菲律賓未來的政治走向。杜特爾特家族憑藉穩固的民意基礎,仍是政壇的重要力量;而小馬科斯則希望通過穩住選舉態勢,繼續鞏固其執政地位。

一場未完的風暴

小馬科斯是否會簽署逮捕令?杜特爾特父女是否已提前布局?這場圍繞icc調查展開的政治風暴,牽扯的不僅是兩大家族的權力博弈,更是菲律賓國內外政治格局的深層變革。隨着選舉臨近,這場鬥爭仍將持續升級。無論結果如何,其對菲律賓政壇的長期影響已然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