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共和黨大佬麥康奈爾宣布不再連任,特朗普對手又少一人

隱忍4年的特朗普,又要熬走一位對手,共和黨大佬公開宣布:卸任進入倒計時。

美國資深參議員、共和黨大佬麥康奈爾,在近日召開的參議院會議上公開宣布,自己不再尋求連任,將在明年退休。

這意味着特朗普在黨內的對手又少了一人,兩人多年不和,早已是美國政界人盡皆知的事情了,這次麥康奈爾宣布卸任,也和兩方面的因素有關。

特朗普和麥康奈爾

第一就是身體狀況不佳,今年83歲的麥康奈爾,從1985年起,就擔任了肯塔基州的聯邦參議員,2007年開始,坐到了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的位置,一直到今天。

算下來,他在國會已經任職了40年之久,是美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參議院領袖。這也讓他在共和黨內樹立了牢固的地位,屬於資深“大佬”。

然而人到了一定年紀,不服老不行,前不久,麥康奈爾在華盛頓出席一場活動時,不慎摔倒,導致腦震蕩,之後又多次在講話時出現“僵住”的情況。

這也引發了外界對於他身體狀況的擔憂,質疑他是否有足夠的精力處理複雜的國會事務。或許也正因如此,麥康奈爾在共和黨金主的施壓下,決定“退位讓賢”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他和特朗普意見不合,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人事任命上,對於特朗普提名的內閣人選,包括衛生部長小肯尼迪、國防部長海格塞斯、國家情報總監加巴德等人,麥康奈爾通通看不上。

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

在最終表決過程中,麥康奈爾還以參議院共和黨領袖的身份,投下了反對票。然而即便如此,也沒能成功阻撓上述三人進入特朗普的內閣。

由此也不難看出,特朗普在共和黨內已經擁有了一批堅定的支持者,涉及到具體決策時,能夠和黨內的建制派相抗衡了。

二是在政策主張上,麥康奈爾認為特朗普的許多主張都過於激進,例如在移民問題上。

同時,麥康奈爾在防務領域還是一個堅定的“鷹派政客”,在負責監督美國軍費開支的委員會中擔任負責人一職。

然而特朗普一上台,就在移民問題上採取了嚴厲手段,並且還任命了“政府效率部長”馬斯克,準備着手審查美國國防部的軍費開支,並且還計劃在未來5年削減3000億美元的軍費。

馬斯克和特朗普

表面上來看,這是在削減軍費,實際上是特朗普在嘗試拓展自己的總統權力,將財政預算更多的集中到他認為關鍵的領域,而不是國會要用的地方,關於這一點,共和黨內部還存在一定分歧。

三是在私人關係上,4年多之前,特朗普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落敗後,麥康奈爾曾批評過他有關“選舉舞弊”的指控,還公開承認了拜登勝選,這讓他跟特朗普徹底鬧翻了。

2024年大選時,特朗普為了獲得共和黨候選人的資格,又開始爭取麥康奈爾的背書,一直到共和黨內部所有重量級人物都對特朗普表達支持後,麥康奈爾才無奈接納了特朗普的候選人提名。

從上述這些情況來看,兩人即便如今一起共事了,也很難“化干戈為玉帛”。

如今麥康奈爾宣布卸任,對於特朗普來說,自然是一個輕鬆的信號,至少在共和黨內部又少了一個強勁對手。

美國國會大廈

隨着麥康奈爾這位共和黨資深大佬,逐漸淡出政壇,特朗普又選拔了一批新人加入內閣,例如副總統萬斯,被視作為特朗普的潛在接班人。

這種變化或許意味着共和黨乃至美國政壇的“老年政治”出現了轉變的風向,正在重新回到“年輕化”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