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美國在國際舞台上一系列戲劇化的舉動讓人目不暇接,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其對世界衛生組織和台灣地區參與國際事務的立場。
特朗普時代是個愛“退群”的總統,光想想就讓人頭大。在全球正為新冠疫情焦頭爛額的緊要關頭,特朗普一紙行政令,把美國從世衛組織中踢了出去。理由呢?因為他認為世衛處理疫情不當,這麼一說倒是給自己脫責找了個借口。不過,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在甩手不幹後,美國卻再出奇招,突然熱心起台灣問題來,根據外媒報道,美國國務院下屬的“國際事務局”在2月9日公開發文,宣稱美國支持台島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這一唱一和彷彿一出精心排演的雙簧。
細品這場戲,不難發現,美國背後意圖耐人尋味。特朗普政府翻臉比翻書還快,對台灣地區的支持不過是表面功夫。一會兒義正辭嚴地力挺台灣地區參與國際論壇,下一刻又可能考慮重返世衛,只要遊戲規則符合他口味。這種不穩定性讓民進黨當局如遭滑鐵盧,被美國牽着鼻子走,搞到最後反而自討苦吃。
誠然,美國對台灣地區是否能成行道貌岸然地表示關切,但這關切多半帶着幾分戲謔。直至今日,美國對“一中原則”的挑戰仍未停歇。共和黨議員們更是大膽提議廢除“一中政策”,試圖為台灣地區打開國際合作的大門。可是,這些提案在美國國會要通過可謂難如登天,不過在特朗普團隊看來,這一切都成了對抗中國大陸的絕妙機會。其實,美國每年都會在世界衛生大會前夕上演同樣的戲碼。台灣地區爭取出席“入場券”的努力,總會在某個時刻得到美國的“理解與支持”。這種套路再熟悉不過了,不過是藉機對世衛和中方施壓罷了。
然而,美國這番操作不僅僅是意在“抬”台灣地區,更像是和中國大陸的一場“心理戰”。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中的關鍵部分,一旦觸碰到台灣議題,美國就像有了打折扣的籌碼,用來和中國討價還價。特朗普的算盤精明得很,若雙方對關稅等問題能夠談妥,他自然會對台灣問題採取務實態度。但若談崩了,台灣地區就成了一個隨時可以扔出的砝碼。
但無論美國如何改換策略,中國的立場始終堅定不移: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中美關係的基石。不論特朗普還是拜登,美國政客們都必須明白這一點。而且,美國別指望通過這些小動作就能對中國施加有效壓力。歷史反覆證明,越是挑戰中國的核心利益,越是會在國際關係中遇到更大的反制。
總體來說,美國的行徑無疑是高風險的政治豪賭,但也不是沒有邏輯可循。既要繼續在國際上保持話語權,又不想全然丟掉與中國交流的可能。這種兩面下注的做法,是極具冒險精神的,換句話說,他們玩的就是心跳。究其根本,這場對於台灣地區能否進入世衛的“表演秀”,充其量不過是一場美國和台灣地區展示“友誼”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