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是第29個“世界濕地日”,同時又是《珠海經濟特區紅樹林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
從廣東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恰逢春節假期,不少公眾選擇走進淇澳紅樹林濕地親近自然,保護區針對性開展了法規宣傳,同時還在世界濕地日當天帶領青少年沿着棧道,探秘棲息在陸海交匯處濕地里的生物資源。
碧海藍天之間,群鳥宛如輕盈的精靈飛過翠綠的紅樹林。這是淇澳紅樹林常見的景觀,而在紅樹林下的灘涂里,更孕育着招潮蟹等生物。作為濱海濕地里的主角之一,圍繞着紅樹林形成的生態系統發揮着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重要作用。
廣東是我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這裡的紅樹林為萬千候鳥提供了棲息所需的食物及休息場所。當天在淇澳島開展的濕地導賞活動中,公眾漫步山海間的棧道,在工作人員指引下認識不同的紅樹品種,觀察棲息在紅樹林中的生物,完成濕地探索之旅。
據了解,《珠海經濟特區紅樹林保護條例》也在2月2日正式實施。該條例明確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禁止撿拾、挖捕底棲生物,避免紅樹林生境退化,以達到實現紅樹林保護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同時明確實施紅樹林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為促進珠海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來源:珠海特區報
發布:廣東林業融媒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