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企遭美國制裁後,武契奇強硬叫板西方:與中俄永遠保持兄弟關係

延宕至今的俄烏衝突,雖然隨着普京與特朗普各自釋放善意而出現了一些緩和,但實際上和談進程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停火希望仍然較為渺茫。但即便如此,以美國為首的幾個國家卻還打算加碼局勢,此番舉動令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較為不滿。

據環球網最新報道,武契奇在亞戈迪納市向民眾發表講話時,公開談及了俄烏衝突,強調只要自己還是塞爾維亞總統,塞爾維亞就不會對俄羅斯或其他朋友實施制裁,並且還將永遠與中國、俄羅斯以及所有的朋友保持兄弟般的友好關係。

除此之外,武契奇也點出了一股正在涌動的暗流,稱有“許多人試圖破壞我們的關係,但我們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就是塞爾維亞力量”。此外,武契奇還表示,將很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應對美國制裁相關問題進行對話。

實事求是地講,武契奇講出這番話肯定不是無的放矢,如果不是感受到了來自外界的壓力,他沒必要在公眾面前亮明這樣的態度。而這種壓力究竟來自於何方,其實倒也不是很難猜,畢竟現在還在加碼對俄制裁的國家,其實也就剩下少數幾個了。

佐證這一判斷的還有拜登政府的“最後一舞”。拜登任期將要結束之時,美國財政部發表聲明,宣布對兩家俄大型石油天然氣生產企業及這兩家企業的數十家子公司實施制裁,塞爾維亞石油工業公司也在此次制裁名單內。所以武契奇強硬無比的表態,或許就是在對美方的所作所為做出回應。

不管怎麼講,俄烏衝突現已進入到了第四個年頭,美西方國家能加碼的制裁早都已經用上了,對俄制裁已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拜登臨卸任時再來這麼一套“制裁套餐”,所能起到的作用着實存疑。如果此舉果真有用,那拜登為什麼要放到任期最後才用?這明顯是說不通的。

現如今特朗普重返白宮,美俄領導層的交流有破冰的跡象,俄烏衝突或將迎來和談,再加碼制裁、再對塞爾維亞施壓,顯然是與這一趨勢相悖的。

而武契奇的表態,未嘗不是在給中俄兩國吃一顆“定心丸”。從其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來看,塞爾維亞呈現出被北約國家“包圍”的態勢,它倒向美西方國家並不令人意外。武契奇講完這麼一番話之後,塞爾維亞與中俄兩國的友誼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鞏固,算是沒有辜負中俄兩國對塞爾維亞的支持。

舉例來講,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24年塞爾維亞吸引51億歐元外國直接投資,再創歷史新高。其中,37.2%投資來自歐盟國家,34%來自亞洲國家。2010年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國已超過荷蘭成為塞最大外國投資來源國。這是中國在經濟方面給予塞爾維亞的支持,而在軍事方面,日前該國投入使用的fk-3防空系統正是中國出口的。

考慮到上述情況,武契奇強調與中俄永遠保持兄弟關係、不會制裁俄羅斯的動機,倒也就不難理解了,塞爾維亞需要來自中俄兩國的幫助。

總而言之,中塞、俄塞關係經歷過諸多風浪的考驗,不會因為美方的三言兩語和制裁就出現裂痕。希望某些現如今仍致力於靠制裁迫使俄羅斯讓步的國家明白,對俄制裁發展到如今這個局面卻仍沒能讓俄軍進攻受挫,這時候再要求塞爾維亞也加入其中,武契奇不會看不明白究竟哪一方後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