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數字賦能 禹城深入推動政務服務“高效辦成一件事”

“窗口人員告訴我們在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階段、建築工程施工許可階段時,可以集成辦理多個事項,只需要在網上提交一份申請表、一套資料,通過集成多個事項的證件信息為一體,彙集一個’綜合電子證照二維碼’,掃一下二維碼,手機上就能查看施工許可證、特殊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書、城市建築垃圾處置核准許可證等電子業務證照,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在禹城市行政審批局建設項目窗口辦理業務的昱景蘭庭項目負責人感嘆道。

今年以來,禹城市以政務服務便利化為主線,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在深化改革、數據賦能、優化流程等方面同步發力,堅持系統化思維、數字化引領、場景化應用,不斷刷新速度、增強力度、提升溫度,企業和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聚焦便捷高效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落地落實

全面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要求,充分發揮政務服務“主陣地”作用,從健全協調機制、強化數據賦能、加強工作統籌等方面入手,確保13個“一件事”100%落實到位。提供“一件事”事前指導。在政務服務中心設立綜合諮詢服務導辦台,設置首批企業信息變更、開辦運輸企業、開辦餐飲店等13個“一件事”綜合專窗,編印辦事服務指南,配強專職業務團隊,對辦理事項、辦理流程、辦事材料、辦事窗口等內容進行全方位輔導和解答,為一件事開展築牢基礎。推進“全鏈條”集成聯辦。對“一件事”涉及的材料、環節、流程等內容進行重新梳理,編製服務指南及“零基礎”顆粒化模版。通過材料表單歸併、數據共享、部門高效協同等舉措,將群眾需要辦理的多個事項集成為“一件事”,實現一表申請、一次提交、一網通辦、一次辦結。加強“全過程”審管聯動以《禹城市關於建立行政審批與監管協調聯動工作機制的暫行辦法》為基礎,依託山東政務服務平台,藉助大數據先進技術,實現“一件事”業務辦理的審批和監督管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確保行政審批的順利進行和後續監管的有效實施。

強化數據賦能打造智能化政務服務新體驗

圍繞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以更多智慧便捷的新技術應用不斷優化辦事體驗,以“小切口”解決大難題,倒逼服務優化和行政效能提升。推行智能終端自助辦。該市着眼群眾切身小事,持續推進自助服務,積極推進政務服務大廳基礎設施建設,配備企業註冊證照一體機、個人信用查詢機、稅務登記、不動產登記綜合服務終端等10多個領域數字信息化智能設備,持續提升與群眾密切相關的便民審批辦事效率,進一步增強群眾辦事的便捷度。推出遠程踏勘雲端辦。制定“雲踏勘”“雲評審”事項清單,對於勘驗內容單一明確、通過遠程視頻連線即可完成勘驗或評審的事項,一律納入清單,同時依託山東政務服務平台,藉助互聯網5G技術,採用騰訊會議、微信視頻等方式實施,實現審批端和申請端順暢銜接,為企業提供“事前指導”服務,通過“線上指導、一次告知、遠程核查、在線反饋”,提高一次通過率,降低企業成本,勘驗效率整體提升40%以上。推進電子證照碼上辦持續證照應用,推進政務服務“減證辦、免證辦、碼上辦”,夯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支撐底座。目前省級32類高頻電子證照和審批系統制發的60餘種證照,總共實現近100種電子證照的調取和場景化應用,確保“能夠提供電子證照的免於提交實體證照”,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提檔服務質效確保項目建設審批提速增效

今年來,禹城市瞄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關鍵節點,秉持主動、靠前、精準服務的理念,持續優化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助力全市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成立“項目首席服務官”隊伍由行政審批局班子成員和中層以上幹部22人組成免費幫辦代辦隊伍,對接全市企業100餘家,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務。截至目前,企業首席服務專員通過電話回訪,實地走訪等形式,收集企業各類訴求31條,協調解決企業難題26件。推行“點對點審前輔導”服務。對項目鏈條上的立項、用地許可、規劃許可、建設、驗收等階段涉及的事項開展“一對一”指導,協助建設單位熟悉全過程辦理流程,充分發揮“服務員”作用,確保申請材料一次達標、審批一次受理,結果一次辦結。推動“建設項目智能化”水平。依託審批流程定製系統,根據不同項目類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繪製“菜單式”“套餐式”審批流程全景路徑圖,生成“流程定製二維碼”,通過集成多個事項的證件信息為一體,彙集一個“綜合電子證照二維碼”,截至目前,12家工程建設項目通過“電子二維碼”實現審批服務“一碼通”。

(大眾新聞通訊員 趙帥 尹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