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走訪朝越兩國後,中方邀俄宿敵訪華,波蘭趁機提要求,開始“背刺歐盟”

日前普京訪問朝越兩國,達成多項合作協議,中方隨即邀請俄羅斯的“宿敵”——波蘭來華訪問,這其中有着怎樣的考量?波蘭總統欣然來華又會給歐盟對華加征關稅添加怎樣的變數?

據澎湃新聞6月24日報道,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在訪華期間同意和中國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確認今後要優先在經貿投資、互聯互通、科技和綠色發展、人文交流等領域展開合作,此外中方還決定對波蘭公民實施15日單方面免簽。

以上這些消息,對中波兩國合作可謂重大利好,但其真正影響還不止這些。前不久普京訪問了朝鮮和越南,在美國的圍追堵截以及嚴厲制裁之下,打開了俄羅斯外交的新局面。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兩個國家同中國關係都比較微妙,用“若即若離”來概括較為貼切,俄羅斯加強同這兩個中國鄰國的合作關係,中方是需要關注其進一步影響的。更何況如果俄羅斯獲得了其他國家的幫助,是否會影響到中俄關係呢?梅德韋傑夫雖然出面稱今後“視中方為優先合作夥伴”,但這並不能說明多大的問題。

於是在普京結束行程後不久,中方邀請了波蘭總統來華訪問。波蘭同俄羅斯可謂紛爭不斷,兩國的“世仇”甚至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波蘭也是歐洲最反俄的國家之一,歷來主張要對俄羅斯採取強硬手段,美軍在歐洲部署的軍隊也有相當一部分駐紮于波蘭的境內。中國邀請這樣一個國家訪華,對俄羅斯來講也多少有些“不舒服”,尤其是兩國的合作還加強了。

不過中方此番行動的重點,不在俄羅斯身上。前不久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加征了高額的臨時關稅,再度步美國後塵,未來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對華加征關稅的規模,中方急需反制這一做法。而考慮到歐盟成員國眾多、各成員利害關係不一致,從內部分化瓦解歐盟的決議,顯然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波蘭作為歐盟成員國,目前來看是中國首先要爭取的對象。

這一點從中方的安排就可以看出來。近期德國副總理也來華訪問,然而這位副總理並未見到多少重量級的中方人士,中方也未同他達成拿得出手的經貿合作。而波蘭總統一來,中方主動遞出橄欖枝,達成了多項合作。這“一冷一熱”的對比之下,中方的態度顯而易見。

對於波蘭來說,這是個絕佳的機會,波蘭總統提出請求,希望對華出口更多豬肉。要知道,在歐洲國家中,西班牙、荷蘭、法國和丹麥才是對華出口豬肉的主要供應國。前不久,中方開啟了反傾銷調查,這也意味着,將有部分進口豬肉市場會空缺,杜達在這一時機提出該請求,顯然,波蘭這是在“背刺歐盟”。

實事求是地講,中歐這兩個大經濟體的合作遠比某些歐洲政客設想中的要緊密,歐洲沒辦法像美國那樣和中國打一場你來我往的貿易戰,畢竟其內部立場就難以統一。對中國來說,進口誰的產品不是進口,但歐盟難道還能從外部再找到中國的“替代品”?答案是否定的。歐盟盲目追隨美國政策的惡果,正在逐步體現,其內部極右翼勢力的泛濫就是證據。如今中國已經出招反制,而歐盟則要為是否將臨時關稅變成永久關稅再吵一番,疊加上各種選舉,近期歐盟內部絕不會太平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