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範圍降溫確定,3號颱風格美醞釀大變,預報:兩廣等局地大暴雨

大範圍降溫確定!冷空氣將對高溫區“削弱”,真正的涼爽天氣來了 ,同時,北方降雨也將進一步北上,不少少雨地帶都將迎來“喜雨”,當然區域性降雨過強,具有極端化,需要注意。

同時,今年的第3號颱風格美生成醞釀已經出現了大變,那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呢?下面就一步一步看看。

大範圍降溫確定,普遍性的“涼爽”天氣真的來了,從冷空氣的狀態來看,是一個“紫色”冷氣團進入我國,但進入之後就分散性發展了,這個冷渦從內蒙古中部,東部進入,然後影響我國東北,華北等地,而且在連鎖效應之下, 冷空氣引發的降溫覆蓋區域也更大。

比如河北隆化,最高氣溫也就23度左右,而最低氣溫也就10度左右,這溫度相對於此前40+的高溫來說,這完全是沒辦法比較的。

所以,華北,黃淮等地在冷空氣的影響之下,會削弱,在6月24日的時候,基本上我國出現西北區域大面積35度以上的高溫之外,其他區域均沒有明顯的高溫活動了。

但是,在降溫之後,新一輪的升溫也會隨之而來,在6月25-30日,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及京津地區還將有高溫天氣,這也說明了,冷空氣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

當然,最為關鍵是北方的降雨也在進一步擴大,暴雨在北方也在擴散之中,其中一些少雨的地帶,也在不斷“接觸”雨水了,從強降雨的分布點來看,我國主要是在長江流域,東北兩大塊進行發展。

其中貴州,湖南,江西,安徽,黑龍江等9省市有大雨,暴雨。最強的在湖南東北部、湖北東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等地。

過後,雨水格局轉變了,東北的降雨減少,而長江流域的雨水量變化不大,還是一條降雨帶在我國長江上進行跨過——貴州至長江中下游一帶有強降雨,到了6月24日的時候,江西,湖南等地是重點,基本還是保持大雨,暴雨,甚至大暴雨的活動。

而海南,廣西,廣東,雲南等地也有強降雨活動,其實這一波沿海的雨水活動增多,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來源於南海熱帶擾動發展。

也就是一直說的今年第3號颱風格美醞釀問題,我先把這個雨水活動說了,再說後面的,這也看得出來,南方的降雨基本上沒有停止,而北方也在發展,但覆蓋面積相對少很多。

綜合性來看:

在6月24日前,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等區域都有雨水,暴雨,大暴雨,並且還有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過後,雨水轉移,在6月24日到26日,海南島、廣西、廣東西南部及雲南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當然,還是沒有結束,這一波之後,在6月27-30日,黃淮南部、江淮、江漢、江南北部沿江附近、西南地區等地還將有強降水過程。內蒙古東部、華北東部、東北地區有陣雨或雷陣雨。

看到沒?雨水是一波一波的,不過有一個好消息,我國更加偏北的地帶雨水更多了。

氣候中心已經發布說明,在河南南部、安徽、江蘇、湖北、山東南部等地降雨呈增多趨勢,但在華北南部、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降雨較小,依然變化不大,這就是變化的情況。

然後就是說的3號颱風格美生成醞釀問題。

這個颱風醞釀已經大變化了,從副熱帶高壓的形勢來看, 將徹徹底底的壓住它的發展,無論是GFS,還是EC,都調整弱了,這意味今年的3號颱風生成可能還要延遲了。

GFS認為在6月24日,一個熱帶擾動在靠近北部灣的時候有所增強,並且增強到1000hpa以下。

過後,它還會認為有新的颱風胚胎活動,也是走相同的模式,在南海這一塊會有多個擾動發展,過後也是很快靠近越南。

而EC則認為,已經沒有起來的空間,副熱帶高壓將全面讓熱帶擾動活動。

所以,其實整體都是減弱了,從日本的數據來看,也並未有颱風活動跡象,不太可能“落戶”了。

所以,3號颱風格美生成醞釀完全是大變化了。

但是上面也給大家提到了,這個3號颱風生成可能起不來,但是其熱帶擾動影響的風雨問題還是存在的,依然需要注意。

我國在中期數據之中給得變化不大,認為有概率起來,預計在6月23-24日,可能有1個颱風生成並影響華南沿海等地,這裡大家參考下。

除了南海熱帶擾動之外,也就沒有其他的區域活動了,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