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40斤小麥住院15天,安徽老太被兒女吐槽:有福不享,沒苦偏硬吃

安徽兩位老太太,住到了同一間病房。

紅衣老太住院的原因,是腰痛。

她兒女透露,紅衣老太拿着袋子,頂着大太陽下地撿麥子,結果彎腰時間太長,累壞了,差點摔倒在地里,被人發現送到醫院,已經住了15天。

花衣老太是腳受傷。

眼看地里的莊稼熟了,她打電話,讓兒女回家收麥,兒女提出找機器,老太不願意,說太貴了,還有一塊地的豆子,也需要人工收。

沒辦法,兒女請假5天,來回花了4000塊路費,收了800斤麥子,和100斤豆子。

老太也閑不住,一直在地里忙碌,誰也勸不住,結果糧食還沒收完,她摔一跤,住進醫院。

母親住院,兒女只能請假照顧,老太太不以為然,認為糧食收進家,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事,讓兒女哭笑不得,拍下視頻問大家:“你們家也有同款老人嗎?”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面的留言可太熱鬧了。

湖南一位網友留言,稱自己滿肚子委屈沒地方說,她母親沉迷撿紙盒子,200萬的房子堆滿各種廢品,有次拖的紙盒子太重,導致腰骨折,住院花了3萬。

母親還不長記性,身體好了又撿廢品,結果被一塊鐵砸中腳導致血栓,又花了4萬,讓人無語的是,稍微好一點,又開始翻垃圾桶,誰勸都不聽。

北京一位網友表示,這就是典型的有福不享,沒苦偏硬吃,他家老人也是如此,非常節儉,買給他的整箱蘋果,從來不捨得吃好的,爛一個吃一個,吃了整整一箱爛蘋果。

河北的一位網友稱,我父親最奇葩,家裡的金毛生病,他不捨得送去寵物醫院,就自己給金毛扎針,沒想到被咬了,自己花了一千多,你說這是何苦呢?

山東的一位網友說,奶奶不肯在家歇着,非要去給人摘金銀花,好容易掙了40塊,回來就手疼,打了3天針,花了160塊,奶奶還說,幸虧去掙了40,只花了120,她就想不明白,好好在家歇着,這筆錢原本可以一分不花。

河北的一位網友笑了,說自己家姥姥最有意思,看見鄰居家的太陽能在流水,她覺得浪費,趕緊回家拿盆子接水,結果到第二盆的時候摔了一跤,導致骨折,看病花了5萬多,住院一個月,兒女請假輪流照顧,工資又損失一萬多,她接回來的那一盆水,價值一毛錢。

湖北的一位網友忍不住留言,說婆婆特別喜歡吃剩飯,上一頓的剩飯不捨得丟,下一頓就算做了飯,也要先吃剩飯,周而復始,每一天都在吃剩飯,誰說也不聽,就想不明白,好好的新鮮飯為何不肯吃?

留言太多,看來很多人都遇到了這樣的老人,明明生活條件不錯,偏要給自己找活,屬於典型的沒苦硬吃。

心理學上有個“來去定律”。

意思是,有些東西丟出去,會沿着相反的方向飛回來,無效節儉就是如此,你不捨得花的錢,往往會以另一種方式花出去,而且數額是成倍增加。

很多老人吃過苦,就不想浪費錢,總覺得東西丟了,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為了挽回一點損失,他們不惜過度勞累,甚至出門撿廢品,殊不知,這種行為並不能提高生活品質,反而會因為過度節約,讓你的身體出現問題。

講一個真實的事情。

一個東北男子提出帶父母旅遊,為了讓父母有好的體驗,他提前在海南租了一棟別墅。

結果一路上,父母都在嘮叨,說浪費錢,有這筆錢省下來,在老家能買多少東西。

到了地方,父母堅決不出去玩,每天都在房子里躺着,也不肯出去吃飯,母親蒸了一鍋花捲,吃飯時就拿出來熱一下。

看着一桌子的鹹菜和剩菜,男子心裡難受,錢沒少花,福一點沒享,可他不管怎麼勸,父母也不肯出去吃一頓。

結果由於吃的剩菜太多,半夜鬧肚子,去醫院花了幾百塊,這下舒坦了,後悔還不如拿這筆錢吃頓美食。

這就是無效節儉的問題,老人的出發點的好的,但這種行為真不值得鼓勵。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適度,並且量力而行,該丟的東西就丟,該休息就休息,你保持一個好身體,就是在給兒女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