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炒作“產能過剩”,美主持人:有沒有可能,是我們敗給了中國

美國習慣了霸權思維,在幾乎所有事情上都會採取雙重標準,對別人是一套標準,對自己是一套標準,相同的事情,美國能做,其他國家就不能做,美國做了就是對的,其他國家做了就是錯的。

美國的這種傲慢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一些學者型的官員,在進入美國政治的大染缸之後,也很快就學會了“雙標看世界”,並且玩得比那些老手還要溜,可以說雙標已經成了刻在美國骨子裡的基因,根本不用學,就能大言不慚地胡謅出來。

(耶倫)


耶倫被問住了

環球網報道,美國財長耶倫在接受美媒採訪時,再次炒作所謂的“產能過剩”論,沒想到這個主持人很精明,直接把耶倫繞進去了,導致耶倫不得不祭出“雙標大法”,強行圓了一波,結果丟了大人。

這名主持人名為凱·雷斯達爾,在耶倫炒作“產能過剩”時,雷斯達爾發出靈魂拷問:您提到過的電動汽車、電池,這些先進產品“產能過剩”的問題,有沒有可能,美國只是在這些領域被中國打敗了?

這個問題算是抓住了本質,美國一再炒作“產能過剩”,還採取了各種限制措施,底層邏輯就在於,在這些“過剩”的領域,美國競爭不過中國,所以試圖引導輿論,對中國實施更大範圍的圍堵。

所以說,這個主持人還是有點東西的,直接問到了點子上,為什麼在美國領先的領域美國政客就不說中國“產能過剩”呢?

(拜登簽署“補貼法案”)


耶倫的回應打了美國的臉

耶倫在回應主持人的這個提問時予以了否認,然後就開始偷換概念,聲稱不認為中美之間的競爭是公平的,然後又扯到了補貼的問題上。

這次主持人殺人誅心,再次拷問:難道中國提供的補貼比美國還要多嗎?美國可是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然後耶倫就不裝了,大談美國提供補貼的必要性,從美國國家安全扯到供應鏈,又轉到就業機會上,把美國大規模補貼美企的做法吹得天花亂墜。

然後話鋒一轉:我們不希望看到中國補貼企業。

這是非常典型的雙重標準,美國做得,但中國做不得。

美國補貼企業就是天經地義,可以保護國家安全,可以穩定供應鏈,可以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而中國這麼做就是不公平競爭,就會導致“產能過剩”。

耶倫常年在象牙塔中,從事的教書育人的工作,結果從政之後,比政客還政客,但這種做法只會讓美國尷尬,只會打美國自己的臉,只會讓更多的人看到美國的醜陋嘴臉。

(新能源)


霸權思維治不了美國的病

現在美國成了這副樣子,與美國的衰落有直接關係。

美國不想走下坡路,還想依靠霸權作威作福,但美國的一系列做法,往往會導致反向的結果。

歸根結底,這還是霸權思維作祟,在霸權已經證明失敗的情況下,還要歇斯底里地依賴霸權,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美國現在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奉行多邊主義,與他國公平競爭,積極合作。如果要在失敗的道路上一條路走到黑,必將走向窮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