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持久戰做準備,普京換掉國防部長,目標就是拖垮西方國家經濟

據《參考消息》報道,沙特《阿拉伯新聞》日報網站日前刊文稱,烏克蘭衝突已經變成一場看不到盡頭的戰爭。該報道指出,當美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國內政治內鬥、加沙戰爭以及全國校園爆發反猶示威活動時,2022年2月份爆發的俄烏衝突,卻已經悄然進入了第800天,並且沒有明顯減弱的跡象。

也難怪外界會擔憂俄烏衝突沒完沒了,俄羅斯軍隊近期集結了5萬兵力,在地面炮火和空中力量的掩護下,對烏克蘭哈爾科夫州發動猛烈進攻。根據外媒的報道,俄軍在數天內已經攻下哈爾科夫附近的6個居民定居點,並繼續向更多的城鎮發動進攻。而美國為了給烏克蘭打氣撐腰,近日又宣布向該國提供4億美元的軍援,並緊急批准向烏克蘭出售3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

與此同時,英法等北約國家近期都宣布向烏克蘭提供導彈,並鼓動烏軍使用這些導彈襲擊俄本土。另據北約官員透露,丹麥荷蘭等北約國家之前承諾向烏克蘭提供的F-16戰鬥機,可能在未來數周內交付給烏軍使用。顯然,在北約不敢親自上場幫助烏軍對抗俄軍的情況下,為了讓烏克蘭扛更長的時間,一些北約國家近期紛紛向烏克蘭提供新一輪軍事支持。另外,北約近期在愛沙尼亞距離俄邊境不遠處舉行大規模軍演,在聲勢上給予烏克蘭更多的支持。

從上述的這些情況來看,烏克蘭衝突雖說已持續800天,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已經給全球安全和各國經濟發展帶來諸多的麻煩,但西方國家顯然並不打算讓衝突停下來。即便西方國家都清楚,他們根本就無法通過軍援幫助烏克蘭奪回丟失的土地,但出於削弱俄羅斯實力、以及謀取國內政治利益等因素的考慮,他們必須讓這場衝突持續下去。所以說,就目前俄烏衝突形勢來看,想要衝突能夠在短時間內停止,基本已經不可能了。

俄烏衝突長期化,幾乎已成定局。因此,在西方國家不打算讓這場衝突停下來的同時,莫斯科那邊也在為衝突長期化做準備。據新華社報道,俄總統普京日前簽署命令,任命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與此同時,普京還提名此前擔任第一副總理的別洛烏索夫接替紹伊古,擔任俄聯邦國防部長的職務。對此,英國BBC在報道中表示,普京此舉“令外界感到意外”,原因就是他任命一個幾乎沒有軍事常識的經濟博士擔任國防部長。

普京臨陣換將,讓一名經濟學家擔任國防部長,按照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說法就是,“別洛烏索夫擔任國防部長職務,是因為經濟改革的需要,因為在今天的戰場上,誰對創新更開放,誰就是最後的贏家”。對此,美國CNN在報道中分析稱,普京選擇別洛烏索夫擔任國防部長,是因為俄羅斯軍方不斷攀升以及改革的需要。而烏克蘭經濟專家庫西則表示,普京任命經濟學家當國防部長,對烏克蘭來說就是“個壞消息”。

近日,有俄官員表示,受衝突的影響,俄羅斯2024年的軍費佔GDP的比例已飆升至7.6%,接近上世紀八十年代蘇聯的最高水平。所以說,普京有必要選一個懂經濟的國防部長,以便更好地對俄羅斯在戰時的經濟與軍費開支進行平衡,讓錢花的更加有價值。對此,庫西無不擔憂地告訴媒體:別洛烏索夫在創建“俄羅斯經濟增長模式,深度結構轉型和適應制裁方面”發揮作用。這將意味着,俄政府一切都正在朝着“俄羅斯軍工綜合體活動急升和軍工生產方向發展”。

現代戰爭雙方最後拼的是的經濟和軍工實力,因為有了足夠多的錢和軍工產能,才能在與對手的戰爭中贏得勝利。相比於西方國家經濟在這場衝突中遭受的重創,俄羅斯經濟則得益於能源漲價和軍工生產帶動,不降反升躋身於全球十大主要經濟體之列。所以說,西方國家既然不想讓衝突停下來,俄羅斯就必須為衝突長期化做準備,以確保在贏得衝突最後勝利的同時,順便拖垮西方國家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