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是北約的全球夥伴國,多次參與北約行動,有資格加入北約嗎?

作為東北亞地區唯一一個內陸國,而且還是全球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全球第二大內陸國,外蒙的地盤完全被中俄兩國“包圍”,從表面上看確實會給外蒙帶來一定的限制,它所有的對外接觸都必須得經過南北兩大鄰居,要麼是中國,要麼是俄羅斯

但從安全的角度說,外蒙卻是幸運的,只要它能始終維持對俄、對華友好關係,採取均衡政策,那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威脅到外蒙的領土主權,畢竟外蒙的南北兩大鄰居都是全球能與美國齊肩的大國,軍事實力、威懾力、國際話語權足以保障蒙古的周全。

某種意義上講,蒙古當屬於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

然而,蒙古即使享有天然的安全福利,卻不本分,拚命地想掙脫地理位置所帶來的“戰略圍困”的束縛,大力發展南北兩大鄰居之外的國家間關係。

為此,外蒙還專門找了一個理由,推出了“第三鄰國”政策,來為自己開拓國際空間,強化與美歐日韓等西方國家關係提供政策支撐。

鑒於蒙古的南北兩大鄰居都被西方國家,尤其是美歐日韓等國視為戰略挑戰,因此西方也很樂意與外蒙接觸,它們希望拉攏外蒙,妄圖在中俄之間插入楔子,以至於外蒙與美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很多西方大國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夥伴關係。

這種關係甚至已經超出了經貿、文化、旅遊等領域,頗有向軍事方向推進的趨勢,尤其是在北約框架下,外蒙深入參與了北約集團的很多活動。

要知道,外蒙與北約的頻繁互動已經超過了20年時間,從2003年開始,外蒙就成為北約的全球夥伴,在美國北約發動的多場非法戰爭中,外蒙都不同程度地介入其中。

比如1999年美國北約發動科索沃戰爭,形成了北約駐軍科索沃的機制,外蒙則是在2005年和2006年派出了2批72名軍人參加了北約框架內的科索沃行動;

2001年美國北約發動了阿富汗戰爭,扶持了親西方的阿富汗政府,外蒙就從2003年開始派出多批次蒙古軍人參與了北約框架內有關阿富汗國民軍培訓的計劃,甚至從2009年開始直接派遣蒙古人民軍前往阿富汗參與北約主導的反恐行動,成為第45個正式向阿富汗派兵的國家,規模達到一兩千人次。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從當年9月開始,外蒙陸續向伊拉克派出多批軍事人員,參與美國在伊拉克的維和行動。

2012年3月,外蒙與北約正式簽署了合作夥伴協議,標誌着外蒙與北約關係取得重大突破,雙方正式建立了准同盟關係,為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關係奠定了法律基礎。

2012年5月,北約峰會美國芝加哥召開,外蒙派出了高級代表團第一次以北約“全球夥伴關係”框架內的“和平夥伴關係國地位”參加了北約峰會會議。

2021年,北約以增強蒙古國網絡防禦能力為幌子,幫助外蒙建立了軍隊網絡安全中心,北約不僅向外蒙提供培訓和設備,還提供通訊技術支持。

很難想象,一個被中俄領土包圍的內陸國,竟然會與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爭販子北約集團擁有如此緊密的聯繫,外蒙的所作所為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其實,外蒙與北約交好的目的,無外乎就是在發展與兩大鄰國的關係外,尋求強化與美日德歐北約等“第三鄰國”的外交關係,以此作為保障外蒙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並擴大自身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

但即使如此,外蒙也休想實現加入北約,成為正式會員的願望。

一方面,外蒙屬於東北亞的成員,並非歐洲北美洲的國家,根本不符合北約的地理安全保障範圍,只有北大西洋兩岸的歐洲和北美洲的國家,且認可美歐西方價值體系的國家,才有機會加盟。

所以,僅憑區域位置的角度考量,外蒙就不符合北約吸收會員的規定,北約只能根據自己所制定的全球夥伴關係等機制,來與外蒙繼續互動接觸,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皆是遵照這一原則跟北約聯繫的。

另一方面,外蒙跟北約聯繫,本就有違與中俄睦鄰友好的氛圍,畢竟北約與俄羅斯已形成了敵對關係,北約又把中國視為戰略挑戰,外蒙明知北約跟南北兩大鄰居存在隔閡,雙方卻偏偏打造更緊密的關係,可視為一種對鄰國的不尊重,或者說是一種挑釁。

如果外蒙與北約關係更進一步,打破北約慣例,直接被吸收為北約正式會員,則是中俄絕對不能接受的事,對中國來說,北約的觸角突然伸到我們的頭頂上,會帶來戰略安全壓力;對俄羅斯來說,北約圍堵俄羅斯的戰線又拉長了,北約觸角直接伸到了俄羅斯內陸腹地。

不排除外蒙的南北兩大鄰居會以軍事行動來阻止外蒙加入北約的行為,看現在的烏克蘭就是典型的例子,基輔當局強烈要加入北約,俄羅斯只能出兵來阻止,結果烏克蘭被揍的國不像國。

試問外蒙承受得起同時得罪兩大擁核國的後果嗎?

再一方面,就算外蒙想加入,北約也未必敢收,外蒙處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事實不能忽視,在中俄都不同意的情況下,外蒙休想走出去跟北約實現面對面聯繫,北約也休想派軍進入蒙古境內,一旦把中俄逼急了,要揍外蒙的時候,北約究竟要不要啟動憲章第五條的集體防禦原則,直接跟中俄交火?這個風險太大了。

所以,外蒙與北約在表面上談情說愛可能無傷大雅,但要動真情可就出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