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書里曾經講過,我們今日所熟悉的世界秩序,來源於二戰後形成的雅爾塔體系,它包括聯合國的權威性,五大常任理事國機制,日、德等戰敗國被限制軍事能力等等,但近年來,隨着多起地緣政治衝突爆發或即將爆發,維繫了數十年世界和平的這個體系,正在面臨著某些國家的強烈衝擊。
聯合國安理會
這兩天,全世界最重要的一條新聞,是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關於加沙無條件停火的決議,該決議由10個非常任理事國提出,14國投票贊成,美國投出棄權票。按說美國棄權,以色列就該遵守安理會決議。但就在結果出來後不久,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國防部長加蘭特紛紛表示,不會停火。他們的外交部長伊斯雷爾-卡茨直言,對美國沒動用一票否決權深感失望。
咱們先不說,以色列會不會無視安理會決議,繼續進攻拉法口岸,聯合國又會不會派維和部隊阻止以軍的暴行。單說對以色列的不滿,美國政府就表現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怯懦,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說,我們投棄權票,不代表美國對以色列的政策有任何改變,安理會決議不具有約束力,暗示以色列不一定要遵守,可以繼續做他們想做的。
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
這話一出,別說國際社會了,美國人都一頭霧水,如果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可以不遵守,那到底什麼才算國際秩序?美國務院發言人米勒面對質問,無奈補充說安理會決議有分量、值得尊敬,需要執行。從他閃爍其詞的狡辯中,我們只能得出一個信息,美國不敢強制以色列接受安理會決議,以至於他們選了一個軟柿子來捏,即:破壞國際秩序,動搖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權威性。
同一時間在東亞,還發生了一件事,日本政府突然宣布,將解除日本跟英國、意大利共同開發的下一代戰鬥機向第三國出口的禁令,作為配套措施,日本政府將在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運作指南。我外交部表示,已留意到相關新聞,將會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以色列和日本一東一西,兩起事看似無關,但本質都是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發生鬆動。以色列之所以敢無視安理會決議,是吃定美國不敢得罪猶太利益集團,日本則是憑藉“反華橋頭堡”的身份,國內某些右翼勢力,想推動重新“軍事化”。兩件事背後的邏輯,則是美國的戰略精力嚴重不足,不得不讓出更多好處,這要放在上世紀6、70年代美國鼎盛時期,哪個小弟也不敢這麼明着打大哥的臉。
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對全球保持着強大的控制力,他們不下場,世界就不會亂。冷戰結束之後,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儘管導致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等等問題,但至少提供了一段時間內的穩定局勢。這期間,美國依然在玩弄“零和博弈”那套邏輯,對全球各國大肆收割,以滿足自身的貪慾,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美國實力出現嚴重衰退,不得不採用更激進的手段來鞏固霸權,整個世界,也跟着動蕩不安起來。
聯合國安理會
現如今,連美國自己,也成了世界亂源,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無疑面臨著重大挑戰,而一旦舊秩序倒下,必定要有個新秩序,到時候,誰又會成為新秩序的維護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