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州市委書記鄧俊峰(中)在腰店鎮調研鄉村產業發展情況。
鄧州市市長黃登科(中)深入企業調研。
①
②
③
④
圖① 鄧州市張村鎮方芯新能源公司員工正趕製訂單。
圖② 鄧州市城市建設日新月異。
圖③ 充滿生機活力的鄧州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
圖④ 繁華的鄧州市宋金商業街。
2022年~2023年上半年河南省營商環境評價綜合排名中,鄧州市處於優秀等次。
敢闖敢為,攻堅突破,勇爭一流。2023年以來,鄧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縱深推進“破冰突圍”行動,以“四個極限”求突破,以“四敢”精神開新局,以全局性思維落實省、市營商環境工作部署,以前瞻性思維持續推動各類改革事項落實、落細,深耕企業發展“沃土”,全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破冰突圍”行動迭代升級為“創新升級”行動,“投資中原、首選南陽”的鄧州品牌全面建塑。
改革創新 建設高效便捷政務環境
政務環境體現着政府部門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鄧州市堅持把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務”,全面加快政務服務規範化、標準化、便捷化建設,讓辦事更便捷、服務更精準、群眾更滿意。
推動管理制度化。對標全國一流,加快構建“1+3+N”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政策體系,制定《鄧州市實施審批流程再造提升閉環運行質效方案》,編製簡潔清晰、操作便捷的辦事流程,嚴格落實“一次性告知制”和“容缺候補”機制,發布最多“跑一次”事項2746個,佔整體事項比重100%。
推動辦事便利化。依託“互聯網+”技術,率先打造出全省首個集投資、辦事、政策、用工、投訴等五大可視化模塊為一體的數字化服務平台,自2023年10月份測試以來,企業在線辦理事項187項。推動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構建“市、鄉、村”三級政務服務新模式。建設縣(市)政務服務中心1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28個、鄉村黨群服務中心631個,打通了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
推動服務高效化。精簡整合審批流程,規範減少審批環節,開闢項目審批“綠色通道”,一般性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手續辦理時間壓減至14個工作日,開發區不出園審批時間4.5個工作日。南陽深化數字賦能提高審批效能現場會暨2023年度“放管服效”改革工作會議在鄧州召開。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主體套餐服務,建立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線上線下融合新機制,實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新制度,材料申請減少70%以上,辦理時限壓縮80%以上。
全面統籌 建設保障有力要素環境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對要素資源進行配置的傾斜作用。鄧州市通過保障企業生產經營要素有效供給,打造“資源高地”“成本窪地”,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入駐,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把先進制造業開發區作為項目承接的“主平台”,強化土地、廠房等要素保障。開發區“一區三園”聯動發展,持續優化空間結構、用地布局,規劃面積達18平方公里,存量產業用地達9500畝,產業用地佔比達72%,實現“熟地”等項目,落地即開工。深化“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優化“投資人+EPC+O”模式,以“四化”(產業園區項目化、運營管理科學化、資本運作良性化、招商建設一體化)推進專業“園中園”建設,建成投用9個化纖紡織專業園、標準化廠房83萬平方米,全面啟動十大化纖紡織專業園建設,在建及擬盤活廠房155萬平方米,總體規模居南陽前列,企業落地實現“拎包入駐”。目前,已簽約噴水噴氣織機33745台、合同引資額271億元,落地10629台。深化“百園增效”,推行“清算、清場、託管、盤活、處置”的“五步工作法”,盤活涉法涉訴類閑置廠房16萬平方米、低效用地1000畝,有效保障化纖紡織項目落地。該經驗被省委改革辦專題刊發,納入南陽改革紅榜。
建設“低成本”城市。降低要素成本。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以資源換電價”,降低用電成本;發揮境內河渠密布、地表水資源優勢,啟動建設4個引水工程,規劃建設化纖紡織產業園9萬立方米/天的污水處理廠,降低用水成本;藉助西氣東輸中線“鎮平—鄧州”燃氣管道,降低天然氣價格;發揮人才集團、南陽科技職業學院、鄧州職業技術學校優勢,把人力資源轉化為用工優勢,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降低物流成本。依託京東物流,運營好全國縣級最大的京東物流雲倉——京東智慧物流港和浩吉鐵路物流園、萬里物流園,推動重點企業納入京東京造銷售物流服務體系,發揮物流拉動作用。降低融資成本。做優“供應鏈”金融服務,搭建常態化政銀企對接平台,設立先進制造業發展基金,解決好融資難題。供應鏈公司共獲得銀行供應鏈授信、商票保貼授信等20億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對標全國一流,用足用好“穰我辦”“穰商無憂”“掃碼入企”等創新載體,便利企業發展,讓企業能辦事、快辦事、辦好事、辦成事。
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幫助企業爭取政策性科創金融,支持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工藝、銷售方式、合作模式、經營模式等方面加大新產品、新應用、新服務的推廣應用。建立企業“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創新引領性梯次培育機制,開展“瞪羚”“小巨人”企業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爭創成更多南陽市級、省級創新龍頭企業。目前,鄧州市共有各類創新主體202個,其中,“瞪羚”企業1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69家;省級智能工廠1家、智能車間4家。
更新觀念 建設重商親商人文環境
人文環境是“軟實力”“硬支撐”,鄧州市力爭在觀念上先人一步、工作上高人一招、效率上快人一拍,創造最優質、最暖心、最滿意的營商人文環境。
推動作風建設持續向好。觀念能力作風“建設年”“提升年”接續推進,深入開展“四個極限大比武”活動,激勵引導黨員幹部弘揚“四敢”精神,踐行“四個極限”,做到“四個達標、五個做到”,大轉觀念、大提效能、大促發展,以趕早心態、衝刺姿態、拼搏狀態,投身到優化營商環境等重點中心工作中,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進步、全面一流。
深化企業紓困幫扶。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落實領導幹部聯繫分包企業制度,及時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做到“接訴即辦、質效即評”,讓企業家輕裝上陣、快馬加鞭,為全市項目建設、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新動能。嘉興化纖從簽約到開工用了不到90天,玉諾紡織用了70天,華達紡織僅用時45天,創造了“鄧州速度”。開展“1+2+2+N”惠企政策雙推送,精準推送惠企政策信息,將企業找政策變為政策找企業。目前,已建立市場主體庫2萬餘家,梳理推送國家、省、市和鄧州市稅費減免優惠類、政策獎補類、優化服務類、金融財政類等惠企政策97項,受到全市企業廣泛好評。
打造親清政商關係。全面開展“清廉鄧州”建設,深入挖掘鄧州優秀官德文化、家風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不斷提升廉潔文化的覆蓋面、感染力和傳播力,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繼承弘揚鄧州崇文尚義、忠勇愛國、剛毅大氣的品質精神,推動構建“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政商關係。
豐富載體 建設重商親商社會環境
優質的社會環境能夠激發社會的創新創業精神,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促進資本流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快速增長。鄧州市致力打造最優社會環境,在全市範圍內不斷營造大抓招商和支持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為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營造濃厚氛圍。積極開展“典型創新案例評比活動”,典型案例被南陽市認可推廣48項,被省、國家部門認可推廣14項。舉辦營商環境宣傳月活動,立體式、多維度做好三個《條例》宣傳解讀,及時發布各類惠企政策,動態宣傳全市營商環境領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南陽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知識學習和網絡競答活動中,鄧州市位居南陽市13個縣市區第一名。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大家談”活動,組織單位“一把手”、市直單位行政審批科長,在廣播電視台、中華網等媒體平台圍繞提升服務質效進行公開承諾。
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召開企業家“暢聊早餐會”“穰商無憂·讓企業家回家談心”座談會,政企間零距離交流,匯總梳理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共解決企業問題472個。
暢通投訴渠道。建立線上線下營商環境投訴渠道,在全市範圍內公開發布《致企業家的一封信》《徵集損害營商環境線索公告》,張貼《營商環境告知書》,設置營商環境投訴二維碼。2023年累計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40起,處理處分53人。營商環境的“大優化”促進了招商引資的“大提升”。2023年全市招引項目96個,完成年度目標的107%,全年項目數量、投資總額、億元以上大項目數量均為歷年最高,整體排名位居南陽前列。
擦亮品牌 建設遵約踐諾信用環境
加強誠信建設,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優化營商環境、提振市場信心、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鄧州市不斷以高質量信用建設支撐發展格局,叫響“誠信鄧州”品牌。
強化政務誠信建設。在行政審批、商事登記等方面提供公正、透明的服務,加強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建設,加強監管問責,着力解決朝令夕改、新官不理舊賬、損害市場公平交易、危害企業利益等政務失信行為,誠實守信,優化服務,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鄧州市成功創建河南省首批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縣。
探索擴展信用場景應用。創新形成了“信用+醫療”“信易游”“信用園區”“信用+審批服務”“信用+基層社會治理”“信用+執法監管”等六大應用場景,《信用園區“一券享”辦理事項“管家”幫》榮獲第四屆“新華信用杯”全國優秀案例。創新推出的信用園區“信金券”,為園區企業減免水電費共計36546元。
持續建設公平招標環境。優化公共交易服務供給,積極推行網上遠程不見面開標、遠程異地評標常態化,項目進場辦理業務全部即時辦理,堅決保證招標公開公平透明,最大限度縮短市場主體辦事時間,降低企業招標成本。全面取消政府投資項目投標保證金,停止收取政府採購工程履約保證金,預計每年減少企業資金占用5000萬元,該做法獲中共河南省委改革辦《改革簡報》印發推廣。
精準護航 建設公平公正法治環境
規則越公平、越透明、越有公信力,商業行為就越有可預期性、越安全,市場也將越發繁榮。鄧州市充分發揮法治對營商環境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打造“護商扶商”的法治環境,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
高位推動,精準施策。建立營商環境案件立案、民事、執行、綜合“四合一”審執歸口模式,全力構建“法院院長挂帥、專業化管理、各口線配合”的營商環境工作格局。
積極探索,提質增效。構建“平台化+數字化+要素化”的管理模式,對司法輔助事務進行集約化、社會化實踐探索。成立金融審判法庭,製作類案審理要素清單,對金融案件集中送達、集中保全、集中開庭、批量審判,最大限度縮短審理時長,提高案件質效,2023年全年涉企買賣合同首執用時25.57天,首執執行到位率52.22%,一審平均用時34.12天。
認真謀劃,為企紓困。在全省基層法院率先發布《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白皮書》,率先通過“區塊鏈+電子送達”在線核驗功能,幫助當事人在線核驗電子送達的民事判決書,拓寬執行“人”“財”難題解決辦法,持續提高退費效率,為企業降費增效、紓困解難,不斷推動鄧州營商環境建設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邁進。(本版部分圖片為資料照片)
統籌: 繩應勇
執行: 聶建飛
文圖: 聞 昊 王 軻 李宗文
張雪潔 潘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