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和美聯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3日,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訪問澳大利亞期間,抱怨美國及其盟國要求該地區國家在地緣競爭中“選邊站”。他表示,美歐澳對中國有意見,但不應強加給馬來西亞,也不應阻止馬來西亞與中國保持友好關係。
報道稱,當天,安瓦爾與其他9名東盟國家領導人出席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的東盟特別峰會。
“目前,中國仍是馬來西亞的主要投資者,”安瓦爾在峰會發表講話時稱,馬來西亞人“對中國沒有意見”。他同時強調:“我們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非常獨立,我們不想被任何力量支配。”
同日,安瓦爾在與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再次為馬來西亞的對華政策辯護,同時就美國及其盟國對地區國家施壓一事表達不滿。
安瓦爾指出:“雖然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仍是我們的重要朋友,但他們不應該阻止我們與我們的一個重要鄰國,確切地說,就是中國保持友好關係。如果他們對中國有意見,他們不應該(將意見)強加在我們身上。我們對中國沒有意見。”
安瓦爾3日與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聯合記者會,視頻截圖
另據馬新社消息,當地時間3月3日晚,安瓦爾率團抵達澳大利亞,對澳大利亞進行就任總理後的首次正式訪問,並計划出席馬來西亞與澳大利亞領導人雙邊會晤以及東盟特別峰會。
3日在與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舉行會晤後,安瓦爾表示,可再生能源、綠色技術、數字和糧食安全是兩國探索進一步合作的關鍵潛在領域,馬來西亞可以從澳大利亞的進步中受益匪淺。
此外,安瓦爾與阿爾巴尼斯發布聯合聲明,對加沙地帶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表示擔憂,敦促各方必須尊重國際人道法與平民的生命安全,並立即實施停火。二人一致認為,需要通過政治途徑實現“兩國解決方案”,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能夠和平相處。
安瓦爾訪澳,3日會見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圖自馬新社
在2022年11月上任後,安瓦爾多次重申,馬來西亞奉行獨立的“全方位外交”政策。
去年12月,安瓦爾接受日媒採訪時提到,當他訪美時曾被問“為什麼馬來西亞倒向中國”,對此他回答說,“因為中國投資更多”。他還說,過去,馬來西亞一直將日韓視作經濟現代化典範,上世紀80年代開始倡導向日韓學習的“向東看”政策;如今,中國也已被納入“向東看”政策之中。
2月25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布對於安瓦爾的採訪報道。採訪中,當被問及有關美國對馬來西亞與中國關係的批評時,安瓦爾譴責了西方日益高漲的“恐華症”浪潮。
“為什麼我必須要選邊站?我不相信這種對於中國的強烈偏見,這是中國恐懼症(China-phobia)。”接受採訪時,安瓦爾質疑馬來西亞為什麼要依照美西方要求,“挑釁”自己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他說,馬來西亞尋求“在與美國保持良好穩定關係的同時,將中國視為重要盟友”。
《金融時報》認為,安瓦爾的最新表態,突顯了東南亞各國政府在中美競爭加劇之際面臨的困境。東南亞特殊的地理位置,對於美國的“印太戰略”來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但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地區各國均與中國保持緊密經濟聯繫。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公開提出所謂“餐桌菜單論”,聲稱“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你不在餐桌上,就可能會在菜單上”。多名學者認為,布林肯此番言論,意在“敲打”歐洲盟國,同時將矛頭指向了“任何認為自己可以避免選邊站或正在考慮選邊站中國的國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