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阿邊境的瓦罕走廊有沒有人定居,為何讓美國眼饞?


瓦罕走廊,曾經是我國的地盤,是亞歐大陸文明重要通道,這條走廊大多數地區什麼人煙,但你不要看他沒有人煙,而忽視了這個地方的重要性,因為瓦罕走廊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玄奘當年前往天竺的時候,就是走這條路。

但由於瓦罕走廊,位於中亞,整體環境較惡劣,所以在這條走廊上沒有形成比較成規模的城鎮,如今居住在瓦罕走廊的人口約1.2萬人。



阿富汗是我國陸地上的十四個鄰居之一,但相比於其他國家,阿富汗和我國的邊境長度很短,這當中便包含了著名的瓦罕走廊,該地區可以從阿富汗版圖上可以看到。

該地區之所以叫瓦罕走廊,主要是該地區是個山谷,處於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之間,大約有六萬平方公里,這些地方多數屬於阿富汗,生活在阿富汗那邊的居民,主要是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的吉爾吉斯人,靠近我國這邊的居民,主要是是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塔吉克人



瓦罕走廊的海拔很高,多數在4000米以上,這些地方的東部和南部,西北部和靠近河流的地方海拔比較低,氣溫高,水文條件整體不錯。所以到了放牧季的時候,生活在瓦罕走廊的牧民都會前往適合放牧的夏季放牧牧場。

瓦罕走廊,除了三四月是盛夏,其他時間都在下雪,另外瓦罕走廊不少地方都是戈壁和荒漠,有很多地方連草都長不出來,更何況種植莊稼,一些海拔比較高的地方至今沒有汽車通行,還是依靠最原始的交通方式。



東晉僧人法顯曾在他的書中描述經過蔥嶺的路程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准東西,人骨以標行路”。

從這裡可以看出,當地的環境十惡劣,按理來說應該沒有多少人經過,然而這種情況在絲綢之路開啟後,東西方往來頻繁,瓦罕走廊也成為了東西方連接一個重要通道,畢竟瓦罕走廊南北都是雪山高原,這條路壓根沒辦法行走。

由於,瓦罕走廊重要地理位置,讓這裡也逐步興起了一些貿易點,只不過這些貿易點規模很小,所以在一段時間後都相繼荒廢。



我國在瓦罕走廊沒有什麼形成規模的村落,阿富汗境內倒是有幾個。

在瓦罕走廊地區,人口主要聚集在阿富汗境內的瓦罕,大約有一萬多人的樣子,多數人是塔吉克人的分支,他們也稱之為瓦罕人。

由於瓦罕走廊生活條件實在差,所以生活在這裡的人,多數以游牧為主,生活情況不太好,如果在以前的話,還能依靠往來的貿易吃飯,可隨着戰爭爆發,生活在瓦罕走廊的人生活情況越來越差。

阿富汗作為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但他國內的資源十分豐富,這讓西方列強對其十分感興趣,希望鞥奪取該地區,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就這樣爆發了連續戰爭,這讓阿富汗經濟直接崩潰,瓦罕走廊所處區域是阿富汗國內情況最不好的地區之一,這裡不僅缺衣少糧,同時還電力供應不足,可以說衣食住行都沒辦法解決,更何況醫療教育。



由於瓦罕走廊十分重要,美國人曾經有想法租借瓦罕走廊,但我國拒絕了,很大原因瓦罕走廊是一條戰略要道,他和阿富汗緊密相連,如果想要儘快抵達阿富汗首都,就得通過瓦罕走廊,這種情況明顯不可能,因為瓦罕走廊是我國和阿富汗重要連接點,同時也是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總要連接點,因而這裡算是幾個國家重要邊防重鎮。

然而,當地的生活環境十分惡劣,根本沒什麼常駐人口,然而在瓦罕走廊有不少邊防哨所,這些邊防哨所的存在,表明我國和周邊國家對瓦罕走廊巨大戰略意義,都十分看重瓦罕走廊的戰略意義。

我國在瓦罕走廊附近設置了紅其拉甫口岸,該口岸是我國跟中亞和西亞經貿往來的重要關口,另外這些年,我國和塔吉克斯坦方面也加大了歸屬於我方地區瓦罕走廊的建設,這讓處於阿富汗地區的人十分羨慕,因為在他們眼中我方塔吉克斯坦控制地區瓦罕走廊地區就是天堂。



阿富汗人之所以羨慕我方,主要是阿富汗如今情況,很難改變現狀,這讓當地人沒辦法改變現狀,只能繼續在這塊祖宗生長的地方繼續生活,然而生活在苦,他們也不願意離開這裡,畢竟這裡是瓦罕人的根,所以無論多難,生活都要繼續。

這幾年,我國新上台阿富汗臨時政府達成了一系列協議,這讓瓦罕走廊成功被打通,瓦罕走廊被打通,一方面加強了中阿兩國貿易王愛,同時也阿富汗有了個更加安全便捷通道,這個通道存在,不僅可以確保中亞地區安全穩定,同時也能帶動經濟合作。

然而,我方和阿富汗的合作,讓美國很是不爽,之所以不爽,主要是他們剛從阿富汗撤軍,並且在駐軍阿富汗期間,也投入了不少資金,但是沒取得多少成功,然而中阿瓦罕走廊開通,毫無疑問是對美國的諷刺。

希望,阿富汗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可以儘快發展起來,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對此,你們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