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中國承諾,匈牙利直接放美國鴿子,美代表:從沒有遇到這情況

世上不怕美國的國家,有很多。

匈牙利算一個。

美國一心想搞垮俄羅斯,但自己不想動手,只能通過北約歐盟中的其他國家入手。

俄烏衝突發生後,美國確實嘗到甜頭。

不過從長遠來看,為了俄羅斯,美國犧牲了歐盟和北約的利益,而且加劇了內部成員國之間的矛盾。

匈牙利和烏克蘭接壤,地理位置很要衝。

該國領導人辦事很務實,一直把本國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向東看”方案提出後,匈牙利和中俄開始交往。

經過十年多的磨合,中匈外交關係較好,已經滲透到發展各個方面。

最近,中國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匈牙利負責人見面,雙方在安全問題籤署一定文件。

美國知道後,立刻派出代表團訪問匈牙利。

但被匈牙利放鴿子了,無人接見,美代表團對此很驚訝。

中國一諾千金,匈牙利答應了

99年匈牙利加入北約。

能進這樣的圈子,說明匈牙利也是有實力的國家。

匈牙利領導人是一位務實的工作者,進入北約對他來說是一場冒險的行動。

04年,匈牙利順利進入歐盟。

從此開始,匈牙利在國際上既得到西方國家的支持,也遭受一定主權損失。

為了保護人民最根本利益,匈牙利領導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國際局勢。

希望從中找到新的平衡點,以維護人民安全。

2010年,匈牙利領導人做了一個大膽決定——向東看。

把國家未來交流對象,指向發展潛力巨大的東方國家。

典型代表是中國和俄羅斯。

中國和匈牙利最初只進行貿易往來,隨着信任感增加,中匈開始深入且廣泛的合作。

匈牙利本國的支柱產業,是機械和醫療。

世紀疫情爆發時,中國武漢受到很大傷害,匈牙利曾向中國運送一批醫療品。

對美國來說,匈牙利是西方陣營的一份子。

內部人員,向東方陣營運送醫療產品,這是難以理解的。

經過這件事後,中國和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就更密切。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美國看到匈牙利的“不良”表現後,希望通過擴大北約來限制匈牙利的發展。

當然,由於強大俄羅斯的存在,北約不能肆意擴張。

美國邀請瑞典加入北約,匈牙利不同意。

因為保護本國人民,預防北約傷害一直是匈牙利有效發展的前提,匈牙利猜到美國的根本目的。

今年2月份,中國為了感謝匈牙利的支持,派出相關負責人和匈方見面。

希望雙方加強聯繫,繼續交流合作。

其中中方的一句承諾,讓匈牙利眼前一亮。

大致意思是,中國希望在保持原來貿易交往的基礎上,和匈方簽署一些安全文件,以此在公共安全方面建立穩固戰線。

中國負責人,將匈牙利稱之為“長期戰略夥伴”。

說明中國認可匈牙利。

匈牙利也不差事,得到中國誠意後,匈牙利首先表示歡迎。

然後理性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中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進行平等友好的合作。

看來匈牙利有意願這樣做。

既如此,就趁熱打鐵,中國安全部門負責人和匈牙利相關負責人簽署相關文件

至此匈牙利和中國的交往,已經從最初的經濟過渡到嚴肅敏感的安全話題。

其實從歷史角度看,匈牙利人和我們常說的匈奴人似乎有一點聯繫。

美國來敲門,匈方否定施壓

中國成功進入美國後花園。

匈牙利又對中國做出積極響應,美國不得不重視起來。

得到中匈見面消息後,美國也開始和匈牙利溝通,希望匈牙利不計前嫌,加強和美國溝通。

實際上,美國打算向匈牙利施壓:

一方面,讓匈牙利把中匈見面這件事說清楚;

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施壓,讓匈牙利成為美國“棋子”。

早在南海問題上,匈牙利和美國就產生了分歧。

只不過當時美國的所作所為,並沒有影響匈牙利人民的切身利益。

現在俄烏衝突爆發,北約成員國都要出一份力,但效果不好,勝利的天平逐漸倒向俄羅斯。

現在還有很多北約國家,對烏克蘭投資。

而匈牙利,似乎看到了未來。

作為北約國家,匈牙利開始否定美國的一些做法,比如常見的援烏計劃。

美國曾對匈牙利國家,採取經濟限制,以促使援烏計劃正常進行。

這本身就傷害了匈牙利。

為什麼匈牙利會採取“向東看”的發展方向,美國心裏面應該很清楚吧。

當美國負責人到達匈牙利首都時,場面很尷尬,無人接見

那些施壓手段自然沒了用武之地。

美相關負責人表示:美國從來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

其實早在美國人到來之前,匈牙利外交負責人就發表意見:我們歡迎美國前來訪問,匈牙利清楚的知道什麼是謊言,什麼是幫助。

從拒絕接見這件事,看出匈牙利是個敢想敢幹的國家。

俗話說事不過三。

中國南海問題,催促瑞典進入北約事件,還有災難性的俄烏衝突。

美國已經讓匈牙利失望三次了,這次美國可能真的收不住場子。

全面來講,匈牙利反對美國,支持俄羅斯,是考慮自身利益的。

如果俄羅斯跨了,那裡面的族裔人民怎麼辦?

匈牙利人民,不忍心讓同胞們受苦啊。

不管是否答應美國,匈牙利未來的發展道路一定會受到美國限制。

最好的方法就是堅持自己看法,搞好本國發展,保持中立態度。

事實證明,這條道路適合匈牙利。

匈塞鐵路的建設讓中匈兩國深入合作,新能源電池企業成功入駐匈牙利。

現在的匈牙利雖不能過上好日子,但有底氣說“不”。

現在中匈之間的外交關係,約等於巴鐵關係。

美國應該重新調整策略,最起碼要保障國家不會倒退發展啊。

最後的話

如果中國在安全問題上和匈牙利達成共識,而且這個諾言可以實現。

那就相當於,在歐洲打開一個缺口。

匈牙利領導人辦事務實且理性,基本上從本國人民利益出發,從這點看匈牙利是一個有希望的國家。

少說多做,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