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口氣拉黑超250家實體個人,並公布理由,中方:將採取反制

環球網報道,美國近期就俄烏衝突宣布新的制裁名單,250家以上實體及個人被美國制裁,相關實體來自中國、土耳其阿聯酋等多國。美方進行制裁的理由是:對俄羅斯的戰爭行為予以支持。對美方這一行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2月13日指出,中方對美方實施單邊制裁及長臂管轄的行徑一貫予以反對。美方應終止此類行徑,中方將以必要舉措確保中企基本權益。

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形勢的深化,中國手中的反制工具庫愈發完善。其中既有對外關係法、外國國家豁免法等相關適外法規,也有對鎵、鍺、無人機、尖端石墨產品、稀土產品的出口管制令。中美間近幾個月促進雙邊經濟、金融工作組磋商機制常態化,雙方也建立有出口管制通報機制。

這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中美經濟關係不至於失控,在這基礎上,對於美方相關單邊制裁動作,中方有能力對等還擊。同時,中俄往來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美國自烏克蘭危機以來以涉俄原因為由,先後將多批中企列入制裁名單。美國相關動作倒逼中企在三個方面進行布局。

金融領域去美元,推進本幣結算工作。中俄經貿本幣結算比例現已在9成以上,這意味着美元、歐元在兩國貿易中已基本不佔份額。美國已無法通過金融制裁手段影響中俄貿易,中國也在與各國促進金融結算本幣化。中國與沙特、阿聯酋達成貨幣互換協定,深化與兩國金融聯繫促進相互投資。塞爾維亞在10月中旬“一帶一路”會議期間與華達成自貿協定,而近期,塞境建立首家人民幣清算行安排。美國越揮動金融制裁大棒,越倒逼中國與各國建立新的金融結算路徑,美元在全球結算中的佔比越降低。這是一個美國自毀其全球金融布局長城的循環。

科技領域自主化,促進自主科技研發。美國當下的科技高地地位,來源於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美國爆發的優勢。隨後的科技擴散過程中,美國通過專利權機制建立技術壁壘,握有關鍵的核心技術。美國由此建立對全球科技體系的號令權,但這一號令權並非無限制。以華為為代表的中企正促進從根技術迭代建立中國自主技術體系,美國濫施制裁的做法,倒逼各國企業自主研發,加速各國尤其是中企對美國技術國產替代進程。美國制裁在扮演中國科技創新催化劑角色。

市場領域,2017年以來美國便在以加征關稅方式,對中企實施事實上的市場禁入政策。當下美方以各類理由濫施制裁已成為常態,這同樣在使中美原有的經貿聯繫受損。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機制串聯全球多數國家,推進中國經貿體系的全球化布局。

美國制裁下,中俄經貿額累創新高。中國海關總署數據表明,1-11月兩國貿易規模為2181.8億美元,同比增幅為26.7%。依這一速度,12月結束時兩國貿易規模有望達到2300億美元,已大幅超出兩國此前預定的2024年2000億美元目標。

在這同時,美國對繼續助長俄烏衝突越來越缺乏國力。隨中東變局被引爆,烏克蘭被美國冷落。澤連斯基赴美求援但美國國會仍拒絕緊急通過援烏法案,缺乏資金情況下,俄烏戰場正迎來轉折點。美方對250多家各國實體濫施制裁起不到挽尊作用,反而在繼續消耗美國國力存量,加速單邊霸權時期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