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踐行好“兩個結合”,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四組關係

為著力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研究人才、推進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上海市第八屆馬克思主義研究青年論壇近日在滬舉行。本次論壇以“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會長王國平,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曾峻出席論壇並作學術致辭,解放日報社黨委原副書記周智強主持論壇開幕式,來自全市各高校、科研院所、黨校系統的專家及青年學者參加會議。

王國平指出,在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時間節點,舉辦馬克思主義研究青年論壇具有積極意義。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踐行好“兩個結合”,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四組關係,即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係、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關係以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方向之間的關係。青年學者要堅定信仰,堅持黨的創新理論的傳承和發展,更要將自己的人生目標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

曾峻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創新理論在體系化、學理化方面不斷深入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理論工作者,研究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既是神聖的學術職責,更是莊嚴的政治使命。我們要堅持原原本本學,不僅要注重黨的創新理論的具體表述,注重釐清其間的重要關係,更要注重研究闡釋其所蘊含的豐富道理學理哲理。在黨的創新理論的研究闡釋上,要運用縱橫交織法,“縱”就是要系統回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創新理論形成發展的進程,“橫”就是要全面系統地學習研究黨的創新理論涉及的方方面面,從而找到規律、獲得啟迪。

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陳錫喜在主旨演講中指出,推進理論的體系化學理化,是黨的理論創新的內在要求和重要途徑。要注重對黨的創新理論命題之間的關係研究,理解理論命題背後語境的轉換、思想的提升。做好黨的創新理論研究,必須力戒形式主義,避免邊緣化、空泛化、標籤化;必須深耕經典著作,深入揭示黨的創新理論發展脈絡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進而真正做到體系化、學理化。

據了解,本次青年論壇面向全市45周歲以下的高校、研究機構等單位青年馬克思主義學者發出徵文啟事,共收到徵文184篇。經評審,共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6名、三等獎9名。會上,程丙、單程秀、崔健民、馮梅、齊久祥、劉文祥6位青年學者分別作交流發言,上海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原所長方松華研究員、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勇教授分別作專家點評,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執行院長王公龍教授作論壇總結。

本次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共同舉辦,是市社聯第十七屆學會學術活動月活動之一。

欄目主編:王珍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圖片編輯:笪曦 編輯郵箱:shhgcsxh@163.com

文內圖來源:主辦方提供

來源:作者:周丹旎 葉柏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