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1年5月11日,位於成都的以色列駐領事館內,蔣偉靜靜坐在凳子上,心中充滿期待。他知道,即將與他見面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以色列姑娘,她已經尋找他整整13年。
13年前的2008年汶川地震,那是一個讓人心痛的時刻。地震造成了巨大的傷亡和破壞,無數人失去了親人和家園。在這場災難中,蔣偉作為一個普通的四川男孩,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敢和同情心。
當時,他年僅12歲,正在學校上課。地震突如其來,整個校園瞬間成為廢墟,同學們被埋在廢墟之下。蔣偉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用盡全力去救助同學們。
在廢墟中,他聽到了一個微弱的呼救聲。他順着聲音的方向找去,最終發現了一名年僅10歲的以色列女孩,她受困於廢墟之下。蔣偉毫不猶豫地衝進危險的區域,用盡全力將她救出。
那一刻,蔣偉緊緊握住以色列女孩的手,給予了她力量和希望。他們一起度過了長達12個小時的艱難時刻,沒有鬆開彼此的手。
然而,救援結束後,兩人就此分離。蔣偉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而以色列女孩回到了她的國家。他們沒有交換聯繫方式,只留下了彼此心中深深的印記。
地震來襲
2008年5月12日,中國遭遇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地震,汶川大地震。這場里氏8.0級的地震給四川汶川縣帶來了巨大的破壞和人員傷亡,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悲痛和憂慮之中。而在這場災難中,一個年輕的四川男孩蔣偉展現出了無私和勇敢的精神,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的心。
蔣偉當時正在成都市四川交通學院上課,地震突然襲擊,他與同學們一起緊急撤離。他急切地聯繫家人,但由於通信中斷,他無法獲得關於家人安危的消息。決心回家尋找親人的蔣偉,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旅程,他步行穿越被地震摧毀的道路,最終抵達了家鄉。
當他看到家鄉的破敗景象時,蔣偉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他目睹着家園的毀滅,心中充滿了無助和絕望。然而,在這個困境中,他遇到了最重要的人,他的父母。他們的相聚讓蔣偉感到一絲安慰和溫暖。
然而,蔣偉並沒有停留在家人身邊,他決定投身到救援行動中去。他明白,在這場災難中,還有許多人被困在廢墟中,需要幫助和拯救。蔣偉參加了當地自發組織的救援行動,他用自己的力量和勇氣,為災區人民提供援助。
萍水相逢的機緣
5月14日一大早,蔣偉前往附近受災更嚴重的地區,尋找需要幫助的人。半路上,他耳邊突然傳來女孩子的說話聲,但她們說的是自己聽不懂的外國話。他循着聲音望去,是兩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女生。
只見她們衣衫襤褸,相互攙扶着,額頭和手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口。其中一個女生一瘸一拐,受傷嚴重,每走一步都要停頓很久,看得出是忍着劇痛往前行路的。
蔣偉見狀沒有多想,他趕緊走上前去,用蹩腳的英語向她們了解情況。兩名女孩看到蔣偉之後,像是遇到救星一樣驚喜交集,高個子的女孩對蔣偉說道:“我們來自以色列,我叫安納特,她叫瑪阿雅。我們兩年前來中國學習中醫中藥,還有兩個月就要結束學業回國了。在回國之前我們想體會一下中國的風土人情,所以12號到了都江堰,誰知道卻遇到大地震,太可怕了!”
那個叫瑪阿雅的矮個子女孩也想說點什麼,可是張了張口,沒有發出聲音。這時候,安納特又補充地說道:“地震發生的時候,飯店房子倒塌了,我們也被困在了倒塌的房子下。還好後來被路過的搜救人員救了出來,安置到了一個臨時救助站。可是那裡的物資短缺,我們已經兩天沒有好好吃飯了。而且瑪阿雅的下顎被震蕩中掉落下來的碎石砸中,一直無法進食,那裡也沒有專業的救助人員,所以我們決定去都江堰城區,希望到那裡尋求治療。”
“遇到你真是太好了,你可以幫助我們嗎?”安納特看了看瑪阿雅,又滿懷希望地對蔣偉投向求助的目光。
聽了安納特的敘述,蔣偉對她們說道:“我一定儘力幫助你們出去。來到四川,你們就是客人,不會讓你們受委屈的!”
回憶當時的情形,其實蔣偉心裡也沒有底。因為要走到都江堰城區,他們需要翻過2座崎嶇且滿是泥濘的山。而且當時餘震不斷,他既擔心晚上走不出去,要在山中過夜,也擔心餘震會使他們再次受傷。但是考慮到瑪阿雅的傷勢不能再拖下去了,蔣偉還是毅然決然地決定帶她們走出去。
蔣偉讓她們在路邊的石塊旁坐下等他,他跑到不遠處的村子裡,問當地村民要了個手電筒和一些乾糧。安納特吃了乾糧後,恢復了不少體力。而瑪阿雅因為顎骨受傷,無法開口進食,蔣偉為了不讓她脫水,只好耐心地用礦泉水瓶的瓶蓋一點點給她喂水。
地震過後,山區下起了濛濛細雨,山路變得濕滑泥濘,很多地方都被滑坡的山體和亂石堵塞,每一次餘震都讓人心驚膽戰。蔣偉帶着兩個女孩深一腳淺一腳,每走出一步都顯得格外沉重。
安納特的傷勢稍微輕一些,可以撐着拐杖自己慢慢行走。而瑪阿雅已經快要虛脫了,蔣偉只得小心謹慎地攙扶着她,遇到崎嶇路段,更是索性背着她走。瑪阿雅多次表示要下來自己行走,但蔣偉都拒絕了,愣是咬了咬牙,硬撐了過去,他的行為讓瑪阿雅備受感動。
在走了一段路後,蔣偉看到兩人實在堅持不住了。於是準備先把她們帶去附近的老家,短暫休整一下。
通往老家的一段路只有幾公里,平時走1個小時就能到達。可這次三個人走走停停,花費了將近6個小時才終於到達。
在蔣偉的老家,她們兩個女孩終於得以躺下休息了一會兒。等休整完畢後,蔣偉又帶着她們走上了山路。
趕巧的是,蔣偉的叔叔此時剛好趕了回來。他看到蔣偉照顧兩個受傷的女孩非常吃力,於是主動提出幫助他們,跟他們一起向都江堰城區進發。
叔叔是搞地質勘探的,方圓幾百里的情況比較熟悉,他帶着大家走上了一條最近、也是最安全的小路。兩人輪流背着瑪阿雅行進,讓行程大大縮短。他們在中午時分就翻過了一座山,走過了重災區。
到了第二座山半路的時候,蔣偉突然發現手機有信號了。他急忙撥通了醫療隊的電話,他告訴醫療隊,現在有兩位受傷的外國女孩急需得到救治。醫療隊聽後,立刻派人在山腳下等候,並給蔣偉指示了方向。
雖然此時大家都極度疲乏,但是這通電話無疑給了他們不少希望,前進的腳步也快了不少。就在這時,瑪阿雅看到了自己的兩位同學正在向她們走來。
原來這兩位同學正是來搜救她和安納特的。而這兩位同學的到來,更是增強了救援的力量,四人小隊又擴大到了六人。人多力量大,經過12個小時的翻山越嶺後,他們終於在晚上7點抵達了救助點。
臨別之際,幾個留學生再三道謝。一個帶着相機的留學生還給大家拍照,說要好好珍藏這一幕難忘的記憶。
這時候瑪阿雅還沒有得到治療,她很着急,卻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於是她摘下手腕上戴了許久的佛珠送給了蔣偉。
然後眼含熱淚的瑪阿雅,緊緊上前擁抱住了蔣偉。周圍的人們無不被這一幕所感動,有的人悄悄擦去了眼淚。
汶川救援的愛與感恩
瑪阿雅在中國康復之後,回到了祖國以色列。她走下飛機時,父母和妹妹已經在機場等候了她5個小時。當他們得知瑪阿雅受傷的消息後,時時刻刻都在牽掛着她的安危。如今見她平安歸來,自然開心不已。
而以色列媒體得知瑪阿雅在中國獲救的過程,也是非常感動。在她回國後,這些傳媒紛紛派記者前去採訪報道。瑪阿雅面對採訪時,發自內心地感慨道:“我覺得他改變了我的人生,我認為人就該這樣不分國籍、不論種族地去幫助他人。”
蔣偉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善意的舉動,竟然能在以色列引起巨大轟動。而以色列國民也被四川人民的熱情與善良感動,他們慷慨解囊,捐贈了大批的物資運往災區。
等到結束抗震救災後,蔣偉也回到了學校繼續完成學業。偶爾他也會想起那兩個以色列女孩,可生活的瑣事太多,這段在深山的經歷很快被他拋之腦後。
但他不知道的是,遠在幾千公里外的以色列,瑪阿雅將這段恩情記了整整13年。
瑪阿雅經常會對外表示“我還欠他一句謝謝”。但當時離別匆忙,也沒有留下聯繫方式,單憑一張照片找人異常困難。
於是瑪阿雅想了個笨辦法。因為曾在中國學習中醫,回國後的瑪阿雅開了一家針灸店。她會向每一個來店裡的中國客人,講述那段在深山中的感人故事,希望能有人幫忙找到蔣偉,但得到的總是否定的回答。
等到互聯網興起後,瑪阿雅又在中國網絡上發帖尋找蔣偉,卻依舊沒有任何消息。
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2018年在一次聚會上,一個名叫陳濤的成都留學生,聽說這個故事後深受感動。他決定幫助瑪阿雅,發動自己的關係尋找蔣偉。
陳濤聯繫到了國內的朋友,拜託大家四處尋找,很快就找到了蔣偉。瑪阿雅知道後欣喜若狂,她通過陳濤的微信和蔣偉打了視頻通話。
但由於雙方語言不通,通訊信號也比較差,效果並不理想。視頻結束後,瑪阿雅總覺得沒能正式表達出自己的感激之情。而由於太過激動,她竟然沒有問蔣偉要聯繫方式。之後陳濤回國便更換了手機號碼,瑪阿雅再一次跟蔣偉失去了聯絡。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色列也沒有倖免。汶川人民沒有忘記以色列的幫助,在第一時間給予了以色列無私的支援。而以色列方面“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也向汶川一所中學捐贈了一所電子圖書館。
瑪阿雅在國外平台看到這條消息後,留言將自己當年在汶川獲救的過程寫在了下面,並隔空再度對蔣偉表示感謝。
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潘立文看到後,被蔣偉的高尚情操和女孩的報恩之心深深打動,他決定幫助這個女孩。
2021年5月11日,在以色列駐成都大使館內,蔣偉與瑪阿雅又進行了一次跨國連線。兩人相遇時,都還是面容青澀的模樣,如今已經過去13年了,蔣偉是2個孩子的爸爸,而瑪阿雅也已經成了3個孩子的媽媽。
這次瑪阿雅不會再犯錯了,感激之餘,她沒有忘記相互留下聯繫方式。而蔣偉還告訴瑪阿雅,現在的都江堰災後重建進行得非常順利,他誠懇地邀請她來都江堰來做客,瑪阿雅開心的答應了。
結語
這個故事展現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講述了13年的尋覓和感恩之旅。它不僅體現了人們無論國籍、種族如何,都應該相互幫助和付出愛的重要性,也傳遞了慷慨助人的力量和感恩的深刻情感。這個故事不僅是兩個人之間的感人故事,更是兩個國家之間友誼的象徵,展示了人類共同的情感紐帶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