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1年多,烏克蘭入約底氣很足,北約送上一個好消息,但有前提

據環球網報道稱,當地時間4月20日,北約秘書長到訪基輔,按照媒體的廣泛說法,這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北約秘書長首次到訪基輔。最先看到這一消息時,感到一絲莫名的震驚。沒想到這竟然是俄烏衝突爆發後,北約秘書長第一次到訪基輔。

自俄烏衝突爆發後,作為北約的掌門人,斯托爾滕貝格一直在軍援烏克蘭以及俄烏衝突中頻頻發聲,但或許誰也沒有想到,自俄烏衝突爆發後,他竟然還未到訪過基輔,要知道,有的歐洲領導人已經前往烏克蘭進行了很多次“打卡”,例如波蘭總統杜達。後來甚至就連拜登、日本首相岸田也來到了基輔打卡,沒想到斯托爾滕貝格的速度竟然比拜登、岸田還要慢。

不過對斯托爾滕貝格而言,自己確實也該來基輔“打卡”了,原因很簡單,共有三個:其一,拜登都來了岸田隔得這麼遠,都來了,自己有理由說不來嗎?其二,現在的基輔已經不再像俄烏衝突爆發之初那麼危險,畢竟已經有無數的西方政客來此打卡,安全上已經沒有這麼緊張;其三,斯托爾滕貝格要在今年9月份卸任北約秘書長,從時間上看,當前僅剩下了5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斯托爾滕貝格再不來的話,後來可能就更沒時間了,因為他還協調對烏軍援的問題。

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決心比之前更濃,底氣更足

不過斯托爾滕貝格到訪基輔,可不僅僅為了“打卡”,按照正常邏輯判斷,斯托爾滕貝格應該會和澤連斯基談及當前俄烏戰場上的局勢、西方對烏克蘭的軍援問題。

當看到北約秘書長後,澤連斯基又想到了另一個大問題:烏克蘭是不是可以加入北約了?不過澤連斯基在公開表態中是這麼說的:現在是時候邀請烏克蘭加入北約了。這句話說得很有意思,澤連斯基的表態有點令人意外。

為何這麼說呢?其他國家加入北約都是怎麼加的?舉一個最近的例子,芬蘭、瑞典在尋求加入北約的過程中可都是申請。烏克蘭的表態則很有意思,北約應該邀請烏克蘭加入。

現在主動方、被動方完全顛倒。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表態的可不僅僅只有澤連斯基。不久之前,烏克蘭駐英國大使也就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進行了發聲,不過他的表態比澤連斯基更“狠”,他是如何說的呢?這位大使直接用了“懇求”兩個字,請注意,不是烏克蘭懇求北約接納他,而是北約應該“懇請”烏克蘭加入。

澤連斯基用的是“邀請”,烏克蘭駐英國大使用的則是“懇求”,而且還是北約“懇求”烏克蘭加入,在烏克蘭的心中,自己已經開始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去看待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

一般而言,既然烏克蘭說出了這種話,他應該是有底氣的,那麼烏克蘭的底氣何在呢?烏克蘭駐英國大使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他稱在過去的1年多的時間中,烏軍在戰場上取得驚人的成功,而且現在的烏軍作戰經驗非常豐富。所以,對北約而言,如果讓與俄羅斯作戰經驗豐富的烏克蘭加入該組織,那它只能是一種“凈收益”。

對烏克蘭來說,這就是他們加入北約的底氣所在,也是讓北約邀請或“懇求”他們加入的底氣所在。如果從這一點看的話,俄烏衝突進行了1年多的時間,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想法不僅僅沒有磨滅,反而因為戰場局勢以及烏軍頂住了俄軍的進攻,使得這一想法變得更濃了。

這也預示了一個重要信息:短期內俄烏之間沒有和平的可能,衝突還得持續下去。俄烏衝突之所以會爆發,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約的東擴,現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決心、意志比之前更強,俄羅斯怎麼會允許呢?聽到烏克蘭政府說這句話,估計俄羅斯心中只有一個回答:就這,那還是接着打吧。

北約秘書長:全體成員歡迎烏克蘭加入,但有一個重要前提

對於烏克蘭人的說法,北約方面是如何回應的呢?斯托爾滕貝格是這麼說的:所有的北約成員國都同意烏克蘭加入北約。看到這一層,估計外界要震驚了,難道北約不怕被烏克蘭直接拖進這場衝突嗎?要知道,這場衝突可是還在持續中。

不過斯托爾滕貝格的話說得很巧妙,他表示,當前的重點是烏克蘭必須要打贏這場衝突。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烏克蘭加入北約,可以,但有一個重要前提:烏克蘭必須要打贏這場衝突;換句話講,在烏克蘭打贏這場衝突之前,烏克蘭是不會加入北約的。

也不知道澤連斯基聽懂沒有,無論如何,斯托爾滕貝格這句話可是給烏克蘭打了一針“雞血”,想要加入北約,就要快速地打敗俄羅斯,打贏這場衝突。

德國防長的話說得更直接,他稱現在不是討論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時候,而且他還強調了這麼一點: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大門只是開了一條縫。請注意,只是開了一條縫,而不是敞開大門。那麼什麼時候才能敞開大門呢?很簡單,就是斯托爾滕貝格所說的,當烏克蘭打贏這場衝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