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報道,2023年02月06日01時17分(utc)土耳其發生m7.8(默認為矩震級)地震,震源深度17.9km,震中位於北緯37.174°、東經37.032度。之後地震不斷,在10:24:49 (utc)又發生一次大震:震級m7.5,震中位於北緯38.024°、東經37.203°,震源深度10km。
該震群事件發生在我們所劃分的耶路撒冷地震區(圖1)。該地震區位於歐亞板塊、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的交匯地區,屬於板間地震區。根據我們所提出的多鎖固段脆性破裂理論,可判斷這兩次大震所屬的事件類型與震後地震趨勢。
圖1 耶路撒冷地震區地震構造圖
對第一次大震,不同機構給出的震級相差較大。例如,美國國家地震信息中心給出的該震震級為m7.8,isc-mdd給出的該震震級為mw7.4,isc-csem給出的該震震級為mw7.6。根據我們所提出的震級約束關係,該震震級為mw7.7較為合理,這也與該地震區多發m7.7的秉性相符。
對第二次大震,數據處理時暫按mw7.5考慮,因為尚缺乏其他權威國際地震機構給出的數據。
耶路撒冷地震區在當前地震周期內共發生了3次標誌性地震,分別是525年05月29日哈塔伊ms7.9地震、859年04月08日哈塔伊ms8.0地震與1759年黎巴嫩mk7.7雙震。根據多鎖固段脆性破裂理論,可建立各標誌性地震事件之間的力學聯繫(圖2)。
根據我們提出的主震判識準則,可知1759年黎巴嫩mk7.7雙震僅是一次標誌性地震而非主震,即耶路撒冷地震區存在第3鎖固段,當其被加載至峰值強度點時,應發生下一次標誌性地震;根據我們提出的震級約束條件,預判該未來標誌性地震震級為mw8.2左右,在此標誌性地震發生前,該地震區還將發生多次不超過mw7.7的預震;我們確定的鎖固段破裂門檻震級(mv)為ms7.0,故確認2023年02月06日土耳其mw7.7、mw7.5地震為第3鎖固段破裂事件,是預期的預震。
截止到2023年02月06日,該地震區cbs監測值為7.53×10^9 (j^1/2), 遠離臨界值9.60×10^9 (j^1/2),這意味着需要很長時間下一次標誌性地震才能發生。
圖2誤差修正後耶路撒冷地震區當前地震周期b.c.2150~2023.02.06之間ms≥7.0地震的cbs與時間關係
在一天內,某一地震區連發大震雖較為罕見,但符合力學原理:一次大震的發生必產生應力降,這會導致應力轉移;當應力轉移到同一鎖固段的鄰近部位,並滿足較大規模破裂所需的應力條件時,可導致下一次大震的發生。
地震發生後不久,地震機構給出的都是速報目錄,以後可能會修訂,故準確的分析過一段時間再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