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僅3天,麥卡錫就宣布成立針對中國的委員會,以壓倒性優勢通過

據悉,經過15輪艱難的投票後,美國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終於成功上任議長。去年在共和黨中期選舉剛獲勝時,麥卡錫就已經迫不及待地表明自己上台後要辦三件事:徹查拜登家族、解決南部邊境問題以及斷絕對烏克蘭的額外援助。比這些事情更優先的則是“中國問題”,麥卡錫曾揚言將會“採取比民主黨更加強硬的對中國立場,決不允許拜登繼續(對華)袖手旁觀”,並承諾成立一個針對中國的特別委員會。

美媒在報道中提到,麥卡錫想成立一個針對中國的“特別委員會”這件事,已經不止是幾天或者幾個月的臨時決定了。他早就在同僚之間提議過該問題,但很多民主黨人對其提議並不感興趣。拜登政府擔心對華政策“過於激進”的話將會影響到美國的根本利益,商務部長雷蒙多、財政部長耶倫等人均持有相同的看法,五角大樓也不想和中國太過於對立。但現在拿到了議長席位的麥卡錫就變得肆無忌憚,他在上台後第三天就發起了成立“特別委員會”的提案。

1月10日,美國眾議院以365票贊成、65票反對的壓倒性投票通過該決議,成立“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這是麥卡錫上台後的第一份議案,也落實了他所說的“將中國問題放在首位”的態度。所有65張反對票都來自民主黨人,而共和黨是全票通過,民主黨也有146人投下贊成票。該委員會由共和黨反華政客邁克·加拉格擔任主席,主要職責是發起各項“調查案”,將調查結果公布在議會內,利用這種方式推動新法案出台或者政策調整,簡單說就是“影響力機構”。

有分析認為,從這次投票的結果來看,美國眾議院內部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日益分裂,但他們在對華問題上表現得相當“團結”。即使是投下反對票的65人中,也會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兩黨問題”而放棄的,並非是其對中國懷有好意。這反映了當前美國內部的一個普遍現象,即對中國懷有各種偏見;該委員會未來也將會被當做一個反華的工具來使用,發布一些帶有扭曲價值觀導向的政治調查結論,推動眾議院做出偏頗決策。總而言之,麥卡錫將污衊中國問題推上了一個新台階。

值得一提的還有,麥卡錫還在上個月透露過“美中戰略競爭特設委員會”第一階段的目標,即所謂的調查“竊取知識產權”和“新冠起源”等問題,僅從這些條目上來看就能看出他們的惡意有多大。但仍有人寄希望於控制參議院的民主黨和總統拜登能否定一些對華“過於激進的法案”,認為他們能採取理性的態度。對此有評論稱:“如果讓拜登在眾議院內投票,我相信他也會投贊成票;不要把希望放在一個本來就不是‘中肯’立場上的人,關鍵在於麥卡錫又要忙着解決黨內問題、美國自身問題、難民問題,他真的有精力將各方面都做到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