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克里米亞大橋真兇鎖定,普京強硬表態,俄是否會動用核武器?

觀察者網報道,俄媒披露,俄聯邦偵查委員會主席在向俄總統普京彙報情況時稱,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是一起由烏克蘭情報機構策劃、外國勢力及俄國內人員協助的恐怖主義事件,俄已確定爆炸卡車行經路線及涉嫌籌備襲擊的嫌疑人。普京聽聞彙報後做出表態指出,這是一起針對俄重要民用基礎設施的恐怖襲擊事件,烏情報部門是該起恐襲的發起者、策劃者及執行者。俄媒披露,俄當地時間10月10日普京將主持召開俄聯邦安全會議。

俄烏衝突過程中俄在各方面表現得相當克制,但克里米亞大橋遇襲事件無疑打破了俄烏雙方的一些默契,隨着大橋遇襲的真兇浮上水面,俄羅斯並無疑問地將會對烏情報部門展開報復。

俄聯邦安全委員會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對此便直接指出,對於相關罪行俄羅斯的回應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直接消滅恐怖分子,這是全球的通行方式也合於俄羅斯公民的期望。

克里米亞大橋恐襲爆炸案造成的後果嚴重,一方面該大橋屬於重要民用基礎設施,對該大橋的襲擊越過了軍事衝突的基本界限,烏匿名官員向美媒透露,烏情報部門通過在通行卡車上安裝炸彈方式,實施了這起襲擊。如這一消息屬實,則這一作案手法與俄學者杜金之女汽車爆炸案的襲擊方式相同,並均疑似為烏情報部門策劃實施。

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共導致三人喪生,爆炸的卡車炸斷了克里米亞大橋公路部分部分路段,爆炸連鎖效應引發鐵路部分油罐列車起火,致使大橋通行一度受阻。案件引發俄最高層高度重視,俄交通部長、緊急情況部長均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大橋鐵路部分現已恢復暢通,公路部分部分暢通處於受限通行狀態。

克里米亞大橋被俄羅斯視作“世紀工程”,以19公里的橋樑長度位列歐洲第一長橋,並橫跨刻赤海峽連接着克里米亞半島和俄境,是俄羅斯具有象徵性意義的標誌性基建之一。該大橋的遇襲無疑在點燃俄羅斯的憤怒,克里米亞行政長官對大橋遇襲案表態指出,“克里米亞的情況穩定,燃料及食物供應分別可滿足一個月、兩個月的需求,也別忘記,我們還有着一條通往克里米亞的陸地走廊,人們的復仇情緒也已被觸發。”

俄烏衝突中俄取得馬里烏波爾戰事勝利後,頓巴斯馬里烏波爾、克里米亞的陸地走廊隨後被打通,這使得克里米亞半島接受補給的路徑除克里米亞大橋外又多了一條陸上通道,而對恐襲事件本身,俄方各個層級的表態都傳遞出俄將對襲擊者進行報復的態度。目前可以確定的是,針對克里米亞大橋爆炸案,俄方的報復舉措中不會包括核武器選項。俄媒記者就“此事件是否會波及俄核學說及核武”向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進行提問時,佩斯科夫回應指出,不是這樣,這是兩個完全不相干的概念。

據俄媒公開報道,俄總統普京在聽取俄偵查委員會主席彙報時強調了一點:恐襲事件由烏情報部門制定、策劃、實施。由此大致可以確定,俄羅斯將進行報復的對象是烏情報部門人員,俄並無就該目的動用核武的可能,但無疑,俄烏情報部門的“戰爭”,已就此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