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一後,俄國防部和克里姆林宮都發話,普京顯然沒有退縮的打算

俄羅斯領導層內部出現動蕩?美國媒體的報道平地一聲雷,驚動了克里姆林宮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稱,根據美國情報機構消息,俄羅斯政權高層出現了不同聲音,普京的權威受到挑戰,領導層內部因俄烏衝突出現動蕩。

不過,美媒的報道並無確切消息來源,所謂的“美國情報機構”也沒有具體的信息,不過是捕風捉影、誇大其詞罷了。

美國避免與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交火,但在看不見硝煙的戰場,美國對俄羅斯的攻擊從未停止,比如輿論戰、網絡戰等,這是美國的優勢。

對於美國媒體的報道,克里姆林宮做出了回應,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美媒的報道“絕對不真實”,是在撒謊,系故意炒作。

普京是俄羅斯總統,是克里姆林宮領導層核心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受到外界關注。尤其是眼下正值俄烏衝突關鍵階段,敵對勢力對他的攻擊層出不窮,美國軍方甚至考慮暗殺他,將其除之而後快,讓俄羅斯群龍無首,迅速衰敗,徹底失去與美國爭鋒的資格。

所以,美國媒體炒作俄羅斯領導層內部出現動蕩並不奇怪。其目的就是混淆視聽,動搖俄羅斯軍心、民心,讓俄羅斯自行崩潰。

佩斯科夫補充稱,普京與其同僚之間存在爭吵很正常,他們在工作中關於經濟、軍事等各方面並非都持相同意見,有不同意見是工作中的常態,並不能說明俄羅斯領導層有分裂跡象。

事實上,每個國家的領導層都存在不同意見,出現爭論實屬正常。就拿美國來說,就是否對華減征關稅一事,拜登政府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商務部長雷蒙多為代表,主張取消部分對華關稅;一派以貿易代表戴琪為主,主張加征對華關稅,雙方爭吵不休,僵持不下,拜登一時也拿不定主意。

在對烏克蘭用兵的過程中,俄羅斯領導層內部確實存在不同意見,甚至會發生爭吵。

比如在烏軍的大反攻下,俄軍局部敗退,丟掉了部分實控區,於是卡德羅夫痛批俄軍戰略失誤,甚至要到克里姆林宮找普京談談,後來又撂下狠話,呼籲使用戰術核武器扭轉不利戰局。

當然,卡德羅夫大發雷霆並非針對普京,而是對俄軍在戰場上的糟糕表現憂心忡忡,認為俄羅斯國防部指揮不當,需要調整戰略。

卡德羅夫痛批俄國防部並沒有受到處罰,反而在半年內連升兩級,被普京破格提拔為上將。

為報答普京,卡德羅夫義正詞嚴地表示不會辜負普京總統的信任,會用實際行動打一場漂亮仗,扭轉不利戰局。卡德羅夫不僅親赴前線,而且還響應普京號召,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送上前線。

普京此舉,既是鼓勵或安撫卡德羅夫及其統領的車臣武裝,也是對俄羅斯國防部的一種敲打,希望他們用戰果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儘管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但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節節敗退,普京不得不做出調整。近日將參加過敘利亞戰爭第二次車臣戰爭的俄羅斯空天軍司令蘇洛維金大將任命為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希望這位沙場宿將能夠擔起大任,提振俄軍士氣,並取得最終勝利。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局部失利會造成俄羅斯國內人心浮動,各種謠言滿天飛,對俄羅斯領導層分裂的猜測自然也不少。

為了穩定人心,普京必須有所動作,及時調整戰略部署,俄軍將領自然也是能者上,庸者下,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能擔大任,而不是口若懸河,只會紙上談兵。

現在,俄烏衝突久拖不決,普京面臨種種壓力,太需要一場勝利了,哪怕只是局部勝利,他沒有退縮的打算,否則很難向民眾交代。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失利,俄國防部負有不可推脫的責任。日前,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俄羅斯再次遭受打擊。很多人認為俄軍前線補給會出問題,但俄羅斯組織力量很快就修復了克里米亞大橋,俄國防部在8日宣布俄軍在烏克蘭作戰仍可通過海路和陸路獲得物資補給。

由此可以看出,只要物資補給沒有問題,特別軍事行動就會繼續進行,俄羅斯國防部仍是普京可以信任的強權部門,需要國防部統籌全局,儘快結束這場衝突。

儘管俄羅斯領導層內部存在分歧,但並未出現分裂跡象,美媒的報道誇大其詞了。

而且,雖然俄軍在烏克蘭戰場吃了敗仗,但普京的支持率並沒有下降。據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普京的支持率仍在80%以上,而且較此前一周還有小幅上升,這說明普京仍是俄羅斯權力核心,他的地位非常穩固。

俄羅斯學者阿夫古斯特認為,當前形勢下,俄羅斯更需要一位堅強的領導人,而普京正符合民眾的需求。

普京在10月7日為自己低調慶祝生日,他看起來身體狀況還不錯,充滿了活力。

對於俄羅斯而言,普京身體健康非常重要,他是俄羅斯團結的紐帶。

俄羅斯人需要擔心的是,一旦普京不再是俄羅斯領導人,或者他的身體狀況出問題,而且又沒有合適的接班人,那麼俄羅斯可能真的會出現動蕩,再加上外部勢力的干預,俄羅斯的未來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要麼被肢解、要麼被奴役、要麼被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