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之後,歐洲形勢大變。說好的一起想辦法過冬,臨到頭,歐盟三巨頭,兩個都背叛了“革命”,整個歐洲大破防。
最先出手的是後路被斷的德國。北溪管道被炸後,還在新冠隔離中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再也坐不住了,他迅速宣布授權重啟疫情期間的經濟穩定基金,向市場借貸2000億,用於穩定天然氣價格,儘可能避免德國可能即將迎來的企業破產或外流潮。
意大利則更直接。據新華社報道,俄氣已經宣布,經由奧地利向意大利的天然氣供應已經恢復。以新總理梅洛尼為首的右翼聯盟上台後,第一把火燒就燒得歐盟措不及防。
不過德意兩國,處境可大不一樣。意大利方面,目前還不清楚俄意雙方達成了什麼協議,但歐盟政客們也不好說什麼,畢竟歐盟此前制裁,並未將俄氣納入其中。不過德國的行為招來了一片罵罵咧咧聲。
罵聲中,最響亮的是匈牙利總理歐爾班,歐爾班直斥朔爾茨的行為是“人吃人行為”。這次就連一向挺德國的西歐國家也跳出來反對了。比利時首相德克羅批評德國此舉將“使歐盟單一市場退化”。法國經濟與財政部長則警告說,德國的行為將加大歐元區解體的風險。
朔爾茨舉債平抑天然氣價格的行為,之所以招致歐盟政客的集體譴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市場上天然氣就那麼多,產能很難在短期內提升,德國砸2000億歐元搶貨,那其他國家就很難搶到貨了。
砸錢,他們砸不過德國。祈求德國分自己點?朔爾茨這次的行為擺明了就是要甩開了小兄弟們單幹。據報道,朔爾茨公布自己的2000億救市計劃前,不僅歐盟委員會沒有得到消息,就連法國都被蒙在鼓裡。
更為關鍵的是,一旦德國開始“獨善其身”,歐盟其他國家的處境就不妙了。《金融時報》算了一筆賬。2000億歐元相當於德國去年經濟的5.6%,再加上朔爾茨政府此前已經撥出了1000億歐元用於應對能源危機。這意味着,德國最高將使用8.4%的GDP用於能源補貼。
3000億歐元,是意大利和法國兩大歐洲巨頭能源補貼總額的2倍。即使不以絕對數值計算,僅以GDP百分比計算,德國所動員的資源也是其他歐元區國家的3倍。如果歐盟各國真要在冬季展開搶氣大戰,德國已經把其他國家遠遠甩在後面。除此之外,作為歐盟資金最大貢獻者的德國大舉將資源投入國內,未來是否會影響歐盟資金也有待觀察。
為了能夠穩定天然氣價格,朔爾茨這次已經豁出去了。德國不僅不再提所謂的天然氣限價,甚至還將原定於10月份開始徵收的天然氣附加稅取消了。除此之外,德國的天然氣銷售稅,也由之前的19%大幅下調至7%。
無論是德國“撒錢大法”,還是意大利恢復俄氣,說白了都是為了保證本國冬天供氣,兩國甩開歐盟其他國家單幹的企圖很明確。
歐盟另一巨頭法國如今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自保傾向。就在本周,法國政府公布了全國節能計劃。巴黎的目標是,未來兩年,法國要保證能源消費減少10%。在具體措施上,法國“虛心”學習起了鄰國瑞士,要求居民冬季供暖溫度不得超過19度,夏季空調也不得調到26度以下。不管法國是故作姿態,還是情況真的不容樂觀,至少其表現出來的意思很明確:日子都不好過,別指望法國能幫上什麼忙。
寒冬已經逼近歐洲。儘管歐盟剛剛通過了第八輪對俄制裁。但如果制裁有用,又何須拖到第八輪。意大利已經開始“通俄”,德國此番操作,相當於給了歐盟各國一記狠狠的背刺。歐盟的對俄統一戰線已瀕臨崩盤,內訌戲碼恐將很快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