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挺立的高端樓宇里、梧桐樹下的小洋房裡,每天清晨,成千上萬的上班族如潮水般湧向新天地CBD。這裡是無數職場人夢寐以求工作生活的地方,更是展現高水平、高品質營商環境的標杆和窗口。
在新天地,高品質營商環境的持續營造,始終離不開人大代表聯絡站這一重要平台。近兩年來,新天地商圈代表聯絡站在區人大、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的指導下,精心謀劃,圍繞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匯聚源源不斷的人民智慧。
“小陣地”,釋放出“大能量”
在淮海中路街道,新天地商圈代表聯絡站並不大,然而近年來,“小陣地”卻愈發顯現出“大能量”。
“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落實情況,企業的感受度如何?”
“如何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們有什麼話想說?”
8月16日,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聯合區人大財經委在新天地商圈代表聯絡站開展了“淮海有約”專題座談。現場,區人大代表、企業代表對優化營商環境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為新天地商圈的營商環境優化不斷助力。事實上,像這樣的“頭腦風暴”在新天地商圈代表聯絡站已成為常態。
兩年多來,為了更好地面對面傾聽民意,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創新聯絡站工作方法,建立了“站長”機制,邀請一名人大代表擔任站長,多位人大代表擔任副站長。街工委與“站長們”共同開展了《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專題座談、知識產權保護座談等一系列活動。人大代表也從原來的“參與者”變成了“組織者”,既激發了代表的履職活力,也通過代表的專業和資源優勢將聽民意、匯民意、解民憂的觸角延伸到更深維度。
聽是基礎,動是結果。在聽到企業的一系列真實聲音後,代表們收集到了第一手的企業需求和建議,接下來,就化為行動,匯總梳理後上報區人大常委會或協調街道相關科室,進行下一步實打實的需求對接,幫助企業紓困解難,進一步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全過程民主,匯聚起磅礴偉力
“在共享經濟、平台經濟的熱潮下,靈活用工的熱度不斷上升,建議將靈活用工制度也納入條例,中小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採取靈活用工制度。”在一次座談會上,一位來自企業的人大代表為《上海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修訂草案)》積極建言。
事實上,如今在新天地商圈,在區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的引領下,企業參與立法,對法規草案提建議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淮海中路街道是黃浦區人大常委會設立的十個區級基層立法聯繫點之一。為了真正做到“開門立法”,全過程民主,街道在新天地商圈和蘭生大廈設立商圈樓宇立法信息採集點,把民意徵求的範圍延伸到企業、白領、遊客等人群中去。
“從前感覺立法工作非常高大上,現在我們企業可以通過立法信息採集點對市人大發布的法規草案提意見建議,感到一下子拉近了和立法工作的距離。”企業代表對於能將自己的聲音納入到立法工作中,感到非常開心。街道為了提升立法意見的專業性,聯繫點還向法律專家頒發了顧問聘書,幫助聯繫點將群眾的意見轉化為專業規範的表述。
成立至今,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消費者權益保護、婦女權益保護等內容,新天地商圈代表聯絡站已參與收集14部條例草案,通過座談、走訪、線上討論等渠道聽取社會各方建議,累計上報建議232條,被採納18條。同時,聯絡站也積極為企業開展各類法律法規宣傳普及活動,讓更多的企業、群眾知曉新天地商圈的這一民意“直通車”,將基層企業、居民的民意融入立法全過程。
“代表聯絡站是人大代表聯繫人民群眾的連心橋和為人民服務的主陣地,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淮海中路街道人大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為助力優化區域營商環境,街道將進一步發揮代表聯絡站作用,不斷增強人大工作接地氣的廣度、察民情的深度、聚民智的精度、惠民生的力度,共同助力城區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