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制裁又一項目破產,失去“薩哈林-2”後,日本恢復進口俄油

俄烏衝突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國家就對俄羅斯實施了全方面的制裁措施,這其中也包括不再進口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等能源。據界面新聞報道,在對俄制裁的過程中,日本已經掉隊,早已扛不住“缺油”的壓力,重新開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另外,俄羅斯目前已經正式通知日本相關企業,新運營商很快就要接手“薩哈林-2”項目。

自俄烏衝突爆發至今,已經持續了5個多月,在這期間,西方國家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在衝突剛開始時,西方國家通過反覆討論後宣布,在金融、能源、高科技等領域對俄羅斯進行嚴厲的制裁。美國總統拜登當時還表示,這會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巨大打擊,幫助烏克蘭取得最後的勝利。

然而俄烏衝突持續至今,俄羅斯的經濟不僅沒有陷入崩潰的局面,還在繼續穩步發展。反而是最初叫喊着制裁俄羅斯的大多數西方國家,國內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等經濟問題,目前已經相繼取消了對俄羅斯的部分制裁。

此前,歐盟就已經連續兩天鬆綁了對俄制裁的手段,先是在7月22日發布聲明,放鬆對其他國家的要求,允許部分國家從俄羅斯進口農產品和石油。接着,歐盟又因為空客公司對俄羅斯鈦資源的硬性需求,經過商議後,成員一致表示,需要放棄對俄羅斯鈦生產商的制裁手段。

由於工業發展水平非常高,日本對原油需求量較大,但其國內原油資源又十分有限,因此,日本經常從國外進口能源。俄羅斯距離日本較近,並且資源豐富,對於日本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合作夥伴,兩國此前在能源方面有着多項合作,“薩哈林-2”項目是其中代表。

“薩哈林-2”項目原本的運營商薩哈林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由多家公司共同組建,日本三井和三菱公司也參與到了其中,對日本進口石油、天然氣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俄烏衝突中,日本選擇跟隨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嚴格的制裁,最終被俄羅斯列入不友好名單中,兩方的部分合作也因此直接被中斷。

關於“薩哈林-2”組建新的運營商,將日本公司踢出去的消息很早就有傳言。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簽署了相關的總統令,證實了該事件的真實性。根據日媒17日新聞,部分日本公司,如九州電力、西部燃氣等,目前已經收到了“薩哈林-2”運營商已經更換了的通知。現在的“薩哈林-2”運營商為“薩哈林能源”公司,由俄羅斯國內公司組建而成。

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從7月開始,日本就恢復了從俄羅斯進口原油,但數量與去年7月相比,下降了65.4%。顯然,日本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性比其預期的還要強,已經快要抵抗不住。

失去“薩哈林-2”後,日本的能源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向俄羅斯加大進口規模並非沒有可能。另外,俄烏衝突持續至今,將要走向什麼樣的局面,還無人可知。但目前的情況卻是,俄羅斯一直都未退縮,而西方國家則是一個個興沖沖地去制裁俄羅斯,又一個個鎩羽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