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唱反調?歐洲兩國宣布退出“17+1”合作機制,美國表示支持

這段時間,佩洛西竄訪台灣成為國際上備受關注的事件,中美兩國也因此展開了激烈交鋒,在中方發出嚴厲警告之後,以美方為首的西方國家卻無視中方警告,繼續在台海問題上挑釁,近期又有一些國家跟隨美方的腳步,開始與中方唱反調。

據報道,8月11日,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宣布退出由中方與17個中東歐國家組成的“17+1”合作機制,在此之前,立陶宛是第一個退出的國家,如今波羅的海三國接連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也能夠看出,“反俄站美”就是他們的真面目,而且小國是沒有話語權的,他們本身就是牆頭草。

立陶宛作為堅定站邊美方的國家,在台海問題上一直是與中國大陸作對,這與美方的對華政策保持一致,所以在去年率先退出了該合作機制,立外長表示該機制在歐盟“製造了分裂”,還敦促歐盟其他國家一同退出。

相比於去年5月退出的立陶宛,這次愛、拉這兩個國家在今天發布的公開聲明中用詞也是比較溫和,均表示在退出之後,依然會同中方發展務實的雙邊經貿關係;除了波羅的海三國,捷克議會也一直在台海問題上對大陸挑釁,所以退出合作機制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這次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退群”,很大程度上與美方有關,在該消息傳出之後,美方國務院對外表示,支持這兩個國家做出的決定,並且非常歡迎,並且繼續支持愛拉兩國為波羅的海的穩定與繁榮的區域做出努力,他們都是北約盟國之一,美方政府處理中方問題之一的核心就是與歐洲以及全世界的盟友保持一致。

看來美方已經是“不打自招”,近日王毅外長曾表示,目前中方面臨的國際形勢面臨三個挑戰,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美方不甘心失敗,很有可能會召集一些盟友進行“火上澆油”,導致地區局勢進一步升級,從而製造新的更大危機。

王毅外長的表態並不是空穴來風,在佩洛西竄訪台灣之後,中方採取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導致美方“顏面無存”,因此美方一定會在其他領域“報復”中國,我們與中東歐的合作是有積極意義的,據統計,在2021年與其他16個成員國額貿易額達到了1335.5億美元,同比增長32%,遠遠高出同期中方同歐盟貿易額的增幅,所以說中方一直堅持互利共贏的,與美方高下立判。

同時中方也應該提出警惕,現在美方為了能夠進一步割裂中方與歐洲之間的關係,開始通過立陶宛、捷克等對華強硬的國家作為“武器”,而最容易突破的就是波羅的海與東歐方向,正在秘密採取更大的動作,其險惡用心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如今波羅的海三國為了討好美方,公然站在中方的對立面,但是沒有這些國家,中方與其他中東歐國家的合作也更加順利,道不同不相為謀,中方會繼續堅持合作共贏,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